阅读记录

第75章 夜行[1/2页]

临安不夜侯 月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种突然加速的提纵术,靠的就是一口气的爆发力,难以持久。
      杨澈也没指望这一下子能追上他,他只是凭着对这一带的熟悉,预判目标逃窜的方向,逼迫对方逃向自己想要的方位。
      李麟果然中计。
      李麟现在很慌。
      他的心已跳如擂鼓,豆大的汗珠打湿了他的蒙面巾。
      他现在被追得有一种入地无门的感觉。
      他知道自己的体力已经支撑不了多久,可是追在后面的那个皇城卒,却如附骨之疽,根本甩不掉。
      李麟的眼中露出了绝望之色。
      狂奔之中,他心中甚至闪过一丝后悔。
      如果我当初没有为金钱所诱,何以有今日之狼狈?
      可惜,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李麟是“行在市船务”的一名市舶判官。
      市舶司就相当于后世的海关,临安在北宋时就设有市舶司。
      南宋建立后,以临安为行在,临安成为事实上的都城。
      此地的地方官府都凭空升了一级,于是将临安市舶司转移到秀州华亭县。
      杭州则保留了一个市舶务,后又改名为市船务,成为大宋各地市舶司的主管衙门。
      李麟这位市舶判官,就是“行在市船务”的二把手,权力仅次于市舶提举。
      杨澈和寇黑衣一直在调查的,本来是大海商沮华观。
      李麟,则是在他们调查沮华观的时候,突然走进他们视线的。
      今天,寇黑衣和杨澈在跟踪调查沮华观的时候,发现了这位“行在市船务”的李判官。
      他携带了一样东西,鬼鬼祟祟地去和沮华观见面。
      寇黑衣和杨澈本没想过要打草惊蛇,因为他们的调查涉及禁军的一批军官,这太敏感了。
      在秦桧对禁军系统一直虎视眈眈的情况下,他们在真相未明之前,绝对不愿意让秦桧抓住这个渗透的机会。
      甚至哪怕他们掌握了确凿的证据,以三衙禁军目前的处境,他们也只能选择密报皇城使,再由皇城使与杨殿帅商议,尽可能悄悄地“清理门户”。
      但是,这位李判官十分的警觉。
      杨澈和寇黑衣在发现这位市船务的二把手竟然和那个大海商有关联后,也是暗吃一惊。
      于是,二人立即做了分工。
      寇黑衣继续盯着沮华观,杨澈跟踪李麟,摸摸他的底儿。
      不料,这个李麟远比沮华观谨慎,杨澈竟然暴露了行踪。
      其实,杨澈的暴露也是比较冤的,因为不是他自己露了马脚。
      他在跟踪李麟的时候,国信所李押班派来的探子也在盯着他。
      杨澈在盯李麟,为了不被李麟发现,他就要尽可能地隐藏行踪。
      可这样一来他就给国信所的探子增加了跟踪难度。
      结果,国信所的探子暴露了行踪。
      李麟发现有一群探子蹑在他后面,立即开始逃脱。
      杨澈无奈,只能现身追捕,都来不及摸清跟踪他的人是何来路。
      因为,两相权衡,目前还是李麟更重要些。
      如果让李判官逃走,那就会惊动沮华观。
      与沮华观有勾结的那批禁军军官也会警惕起来,调查就无法继续下去了。
      不料,这??李麟拳脚功夫虽然不足为奇,逃跑的本领却相当高明。
      二人一逃一追,直到此时,双方皆已力疲,还不能将他拿下。
      李麟穿房越脊,回头看时,远远的一道人影仍然辍在后面。
      “咔嚓”一声,李麟脚下一块旧瓦被踩碎了。
      静夜之中,这碎瓦的声音非常清晰。
      房下屋中,有一个人刚刚起夜,才把恭桶盖上,忽然听到房瓦破裂的声音,顿生警觉。
      “谁?”
      喝问的同声,他便迅速掠到墙边,抽出壁上悬挂的长剑,顺手一抄,又把挂在壁上的一个布囊提在手上,便开门闪到院里。
      他是这座客栈的客人,这是一幢明窗净几、竹榻茶炉、床间挂琴、壁上悬画的高档客栈。
      他住的又是天字号房,有独立的小院儿。
      这客人将布囊斜挎肩上,仗剑冲到院中,抬头向房上一望,李麟已经逃去,而杨澈却已追了上来。
      客人见夜色中一道寒光闪过,晓得这人手中持有利刃。
      他立即纵身跃去,身形翩然一转,足尖在园中的假山石上再一点,便矫捷地跃上了屋顶。
      “天子脚下,何方蟊贼,胆敢……”
      “皇城司办案,闲人闪开!”
      杨澈哪有功夫跟他搭讪,只要耽误片刻,那李判官可就要逃出他的视线了。
      杨澈将身一闪,便从那客人身边冲了过去。
      客

第75章 夜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