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百二十三章为皇子谋路[1/2页]

诸天世界大引流 古今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看着苏哲离开,汉灵帝独自在德阳殿中,神色莫名。
      苏哲的提醒或者是警告,汉灵帝自然不会不闻不问,他说的虽然不能全信,却有一部分是真的,至少汉灵帝从皇室见闻录中,就知道,大汉经历这四百年来,确实有多次灭亡的危机。
      其中几次,按照历代先皇所说,确实有一个幕后黑手,只是此人太过神秘,就算是皇室也没有调查道。
      如今苏哲的话,倒是给了汉灵帝几分的提醒,对于那神秘道人,有了警惕之心。
      当然了,没有那道人,汉灵帝对于道门的力量,还是有几分念想的。
      “来人!”
      “陛下!”
      “立即派人给我打听大汉中道人的消息,打探之后,不要轻举妄动,立即将消息传递回来”
      “是,陛下”
      黑衣人冰冷的说了一句后,就顺利消失了。
      “道门”
      看到黑衣人离开,汉灵帝神色不变,这些人是他留下的最后底蕴了,对于道门他越发的感兴趣。
      “陛下,大皇子求见”
      就在汉灵帝沉思,寻找到道门,该如何邀请他们加入朝廷的时候,德阳殿外传来蹇硕的声音。
      “嗯!辫儿,让他进来”
      汉灵帝神色再次一变,变得肃然起来。
      “儿臣给父皇请安”
      在蹇硕的带领下,刘辫迈着小腿,跨过门槛,走入德阳殿中,看到上方的汉灵帝,顿时双手抱拳,俯身行拜大礼。
      大汉没有跪拜之礼,俯身弯腰即可。
      刘辫的礼数完整。
      “起身吧!我儿今日,找为父可有什么事情”看见刘辫,汉灵帝的脸上稍稍露出几分温和的表情,无论自己怎么不喜欢何皇后,但是对于自己的儿子,他还是比较喜爱的。
      原时空历史位面,汉灵帝之所以选择刘协,希望他继承皇位,一是担心刘辫即位,何进大权在手,会成为权倾一时的外戚。
      影响皇室。
      再加上那时候刘辫性格畏畏缩缩,看起来就不想君主之像,比起机灵果决的刘协,差了很多。
      因此才会想要立刘协为帝,可惜最终导致了内乱,使得八校尉发生内乱,为后来董卓进京,打下了不错的反促进作用。
      而这个时空,似乎有些不一样了。
      “父皇,儿臣听闻老师回来了,儿臣恳请父皇允许,外出皇宫,去拜见老师”
      刘辫经过苏哲两个月的教导,性格已经变了很多,怯弱胆小,几乎不见了,以前和父王见面,都不敢抬头看对方。
      现在已经敢于正视自己的父皇,其次以前因为性格懦弱,身子总是给人一种弓腰不正的感觉。
      如此形象,确实有损皇室威严。也确实难以让人喜欢。
      但是现在,经过苏哲的调教,刘辫接触了太多的人和事之后,胆子大了很多,说话气势也足了几分,颇为皇子的威严。
      同时因为休息剑术,身板坚硬很多,自然而然的,变得有些挺拔,加上本身汉室的血脉,人也变得俊朗起来。
      此刻,汉灵帝看着刘辫,眼神中也有几分的喜色。
      一个多月不见,他却发现自己的这个儿子,已经变了太多了,虽然依然有些谨慎,但是那也是摄于他大汉天子的威严。
      而畏畏缩缩,懦弱胆怯的眼神,已经没有了,行走之间,不说龙行虎步,但是却有几分他年轻时候的气势了。
      这让汉灵帝脸上越发的柔和了,还带着几分的喜色,之前的刘辫确实让他不喜,当然了那时候,他还没有放弃刘辫。
      毕竟刘协太小了,也看不出前者的性格,自然大汉的下一任继承者,也只能是刘辫了。
      只是之前刘辫的性格,真的很难让他放心,所以他也一直没有立太子。
      现在刘辫似乎有些脱变,如此以来,他心中也暗暗高兴,这才是有皇帝的模样,虽然他汉灵帝行事有些荒唐,但是却清楚,当皇帝肯定不能懦弱,因为你一弱,那些世家大臣,就会更进一步。
      到时候大汉将落入什么地步。
      “我儿,这些天,都在学习什么?”
      汉灵帝并没有直接回应刘辫的请求,反而突然问了一句。
      倒是让刘辫一愣,如果是以前,刘辫可能唯唯诺诺,站在那里,一句不敢说,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只见他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几息后,睁开缓缓的道:“启禀父皇,这些天,儿臣跟随老师,学习论语和孟子”
      “孟子!”
      汉灵帝神色不变,不过眼神中却闪烁几分的厉色,“你老师可是教导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说话的声音似乎都提高了几分,显示了此刻汉灵帝内心的不爽。
      孟子作为儒家的圣人,可以说仅次于孔子,若不是孔子先出世,并且教导儒门七十二先贤,恐怕在儒家的地位,还在孔子之上了。
      当然不管如何,孟子绝对是儒家第二人了。
      而他的政治思想,也是诸多王朝中,最为看重的,当然也有很多皇帝不喜他的那句话。
      开玩笑,作为帝王高高在上,天下最高的人,你孟子将君王贬成最低,那个君王会喜欢。
      “启禀父王,老师并没有这样说,老师曾说过,孟子的政治思想确实是好的,值得天下王朝借鉴,但是他的这句话,却不合实际,”
      “老师曾说过,大汉的子民,他们的要求其实很低,只需要温饱即可,能够活下去,就是他们最大的愿望了”
      “黄巾起义,除了太平道的蛊惑外,更多则是他们看不见希望,无法活下去,所以才会选择造反的”
      “放肆!这么说,是在怪朕喽!”
      汉灵帝猛然一喝。
      刘辫连忙下跪:“父皇息怒!老师不是这个意思”
      “哦!不是这个意思,那是什么意思”
      汉灵帝怒容展现,当然了他内心,其实并没有多少生气,因为他知道这是事实,太平道能蛊惑多少人

第五百二十三章为皇子谋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