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洗髓经》练的就是这个啊”
励志道:“那如何做到心肾交合水火相济啊?”
扫地僧道:“这《武穆遗书》中写的明白:胸膈为肺经之位,而为诸脏之华盖。故肺经动而诸脏不能静。这胸膈即为肺的运动之源,胸膈上下位移即为肺的呼吸,胸膈一动,诸脏无有不动,所以这呼吸,就是求得先天一气之法门啊,利用呼吸的胸膈之动,调动五脏之动,所以就必须要腹式呼吸。可惜我不得《武穆遗书》,只凭自己摸索,二年才练出心肾交合水火相济,如早知《武穆遗书》所写,就不必费这么长时间了。现在什么都明了了,我习练的内力与你习练的外三合结合起来,不就是内外合一了吗!那么这内外合一有什么用处呢?”
励志道:“这个我却突然想明白了,我说出来,不知对否。我与大哥袁树德讨论过,若似普通拳法,打拳之力出于腿脚蹬地而获得的地面给予的向上的反作用力,脚蹬地的劲力越大,地面给予的上行反作用力就越大,拳就越有力。但是普通拳法中,只有腿脚能够生成下行脚蹬地的劲力,整个上半身除了体重之外,是不能像腿脚那样生成下行脚蹬地的劲力的,这样整个上半身就浪费了。”
扫地僧大悟:“啊,对,利用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内力,即心力下行到会阴的能量,拉动上半身生成压缩旋转的下行脚蹬地的能量,这样,上下半身就能够共同生成下行脚蹬地的能量”
励志道:“对,此乃周身整劲!即用周身整体蓄发出来的劲力,而不是每块肌肉紧张收缩的劲力。对于上半身生成下行劲力,我们在平时只能在打秋千时体会得到,当我们坐在秋千上时,上半身就是在拼命用压缩旋转的方式生成下行能量以推动秋千晃动的,但是这种上半身生成下行能量的方式显然过于笨拙而不能应用于实战,唯有这心肾交合水火相济,才能够将周身整体统一起来,让上下半身以统一方式共同蓄发能量和劲力”
扫地僧和励志相互击掌大笑,兴奋不已,他们寻找回了一种全新的武学!此后,依据内外六合之理,扫地僧在少林寺创立心意把,励志在民间创立心意六合拳此乃后话。
此后半月,扫地僧与励志日夜交流,相互学习,虽然尚不能达到很高境界,但都已经入了此武学之门。
半月后,少林寺派出的各僧回来,向羽相、羽声禀报了查看之情,羽相、羽声方知励志所述为实,遂向励志道歉。励志对羽相、羽声道:“扫地僧已经参悟了二经之意,得到绝世武功,望大师重视。另二经的确乃武学秘籍,从此少林寺应严格保管,不能外泄啊!”
羽相、羽声不信,叫扫地僧来,让其当面与羽声比试一下。扫地僧道:“弟子刚刚悟透二经内容,尚无法达到实战地步,但可以推手试力。首座可随便推我,推倒即算赢”
羽声将信将疑,与扫地僧接手便推,扫地僧心力下行,周身一体,羽声但觉双手推到扫地僧身上如同推到一面墙、一座山,竟然岿然不动。羽声大惊道:“扫地僧何以力大如此,而外形却看不出使劲?”
扫地僧笑而不答。励志道:“此乃二经之故也!扫地僧以前在练二经功夫之时,已经练出其法,只是不懂变通,内力积存于体内不能发散,故不能自制,实非疯傻。望方丈与首座能够让扫地僧将武学传授与少林弟子,将此武学发扬光大”
羽相双手合十道:“此乃我之错,我当尽力弥补。现在任命扫地僧为达摩院副座,将二经功夫发扬光大!”
扫地僧大喜,跪拜领职。
励志与扫地僧约定,每年必来少林寺一次,以交流武学。
励志与羽相亦约定,丐帮与少林寺团结一致,共担武林秩序与天下兴亡之责。
七,内外合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