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二十八,武禹襄拳论[1/2页]

内家拳演义 传统太极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武禹襄不负陈长兴、陈清平之重托,终于以文字方式完成《太极拳论》,为太极拳之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代表了太极拳之最高成就,至今无人能及: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虑,所谓顶头悬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边转虚实也。
      发劲须沉着松净,专主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运劲如百炼钢,无坚不摧。
      形如搏兔之鹄,神如扑鼠之猫。静如山岳,动如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力有脊发,步随身换。收即是放,断而复连。往复须有摺叠,进退须有转换。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馀。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於缜密矣。
      又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又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净,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牵动往来气贴背,而敛入脊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气若车轮,腰如车轴。
      命意源头在腰隙
      变转虚实须留意
      气遍身躯不稍滞
      静中触动动犹静
      因敌变化示神奇
      势势存心揆用意
      刻刻留心在腰间
      腹内松静气腾然
      尾间正中神贯顶
      满身轻利顶头悬
      屈伸开合听自由
      意气君来骨肉臣
      (住:腹内松净气腾然,此句在提示人们不能将能量集聚于丹田一处,应周身运行也。如宋世荣教导孙禄堂之语。)
      ?蜣奂钒葱肴险妫?舷孪嗨嫒四呀?
      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
      引进落空合即出,粘连黏随不丢顶。
      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
      刻刻留意,方有所得。先在心,后在身。在身,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
      谓“一气呵成”

二十八,武禹襄拳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