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三,陈长兴太极拳论(二)[2/2页]

内家拳演义 传统太极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天地之间没有一往而不返之人,也没有常直而不曲之事;万事万物都有对立统一之辩证法,为古今不易之理。对于太极拳,有人从拳的方面谈论,有人从气的方面谈论。既然太极拳为周身内外归一之术,为何要非为二?所谓的二,即呼吸也,呼吸,即阴阳也。太极拳不能没有动静之分,气不能无呼吸。吸气为阴,呼气为阳;下降为阴,上升为阳。太极拳吸气时生成下行能量,呼气时身体获得上行能量,即上行能量为下行能量所生,阴生阳也。阳气上升而为阳,阳气下行而为阴,阴气上升即为阳,阴气下行仍为阴,此阴阳之所以分也。
      (注:气者,在太极拳中有呼吸之气,精气神之气,涨筋腾膜、真气鼓荡之气,以上呼吸之气与精气神之气、涨筋腾膜、真气鼓荡之气合一后,即为周身能量之统称。气,能量也!)
      气之所以要分阴阳,就是因为太极拳由内里五行之力与外部周身整体压缩旋转之力合一而生成上下相随的在周身上下运行的能量流,这个能量流不断地在周身上下转换,足底为气之能量,头顶为神之能量,神气之间能量在周身上下阴阳转换,气生神,神再生气。
      太极拳之能量蓄发亦分清浊。此清浊乃取太极拳天人合一之意,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升而上者为清,清者为阳;降而下者为浊,浊者为阴。上行能量能够给身体以虚灵顶劲,让周身轻灵,故上行能量为清;下行能量能够给身体以沉稳,劲力贯通入地,故为浊。
      以上在周身生成的上下运行的能量,可在能量上下运行方面分为阴阳,但将阴阳合一后则统称为气,即能量。
      气不能无阴阳,即能量分成阴阳后,才能在周身上下运行。气不能无阴阳与人不能无动静,鼻不能无呼吸,口不能无出入同理,这也与天下万事万物之对待回还之理一样。
      虽然在习练时气分为二,而最终要习练到贯於一,即合二为一,阴阳合一。所以有志于习练太极拳者,对于以上阴阳之区分,不要过分拘泥。
      腾博按照刘百成所述誊写完拳论,还是有些忍不住了,就问刘百成:“刘叔,你说那李洛能先生之拳论,与这陈长兴先生之拳论,为什么我看着就是一样的呢?仅仅从这拳论上来看,这形意拳与太极拳到底区别在哪呢?”
      “嗯?”,刘百成奇怪地问腾博:“怎么难道你看不出来这李洛能先生之拳论与陈长兴先生之拳论的区别吗?”
      腾博惭愧地说:“就以我对内家拳的理解和习练,确实是看不出来啊!比如说以上两篇陈长兴先生之拳论,可为其拳论中的纲要,而李洛能先生之拳论纲要,比如‘形意拳术之史,本乎天地之大端与夫造化之原理,盖天地之辟于一无气也,万物之生于无知,形意之成本于无意。盖无意极生有意,意诚心正乃至于静,静则察候六脉溶下二气,静极生动,动而震发四肢,贯通百骸,是谓先天存平静,后天藏诸动也。故意为体而形为用,静属阴而动属阳,体运动静得阴阳消长生生之功,而真之一气生焉。,而李洛能先生论气,有三层呼吸,似乎也与陈长兴先生所论之呼吸相似。我实在是不能从此二人之拳论中看出形意拳与太极拳的区别啊!”

三,陈长兴太极拳论(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