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那就是要习练出两个方面的功夫:在体内的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能量,以及在外部的周身整体各部位的“意”,让周身整体各部位都生成压缩旋转,都能够对心力产生反应。
当我们刚以呼吸、胸膈膜下行、含胸等方式习练出心力时,此时我们只是能够让心力下行了,但是还没有达到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状态。即此时心力只能下行到会阴部位,但是心力却没有与肾的能量“交合”,即没有心肾之间能量的阴阳转换与阴阳合一。心火不能与肾水交合,就不能达到“相济”、“既济”的状态,这肾水之能量就不能上行,这五脏六腑就不能运行上行的上下贯通之力!
那孙禄堂先生在拳论中说自己习练到形意拳的化劲阶段,还在“欲泄”,就是说尚未达到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程度,就是如此!
所以这内家拳之心肾交合水火相济、打通脊柱三关是最难习练的功夫!
这心肾交合水火相济和打通脊柱三关,习练的就是将上下贯通之力向上运行到周身四梢之过程!
其实我们在刚开始习练出心力之时,在实现呼吸以踵的下行能量之时,心力就已经下行到会阴部位了,即在此时,我们就已经开始使用心力在会阴部位炼丹了,这个过程,就是在习练静极生动之过程。什么时候实现心肾交合水火相济了,那五脏六腑才能够将上下贯通之力运行上去,才能够将在丹炉炼丹之静,生出上下贯通之力之动!
而内家功夫之高深与否,即取决于此!
有些人很容易就习练出心力下行,达到呼吸以踵之程度,能够生成周身巨大的上下行能量蓄发和劲力,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达到心肾交合水火相济之程度,将上下贯通之力运行于梢节;很少有人能够打通脊柱三关,把脊柱习练成为一根弹簧、一条鞭子。
换句话说,以心行气很容易,以气运身则为内家功夫之机关所在!
以心行气时,心力已经下行到会阴,正在不知不觉地进行着“心火炎肾水”的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行为,所以以心行气要务令沉着。
以气运身时,心力要驱动周身整体各个部位均要压缩旋转,就是在要求周身整体以统一的压缩旋转的方式运动这就是顺遂。
肌肉紧张发力时,每块肌肉是在各自为战地在四面八方沿着各自的排列方向蓄发能量和力量的,这就不是顺遂。这就是拙蛮之力。
所以,在以气运身之时,周身外形动作务令顺遂。周身整体外形动作顺遂了,才能生成“意”,生成了“意”,周身整体才能够对心力产生条件反射似的反应,于是才能够“便利从心”。
这以心行气与以气运身,绝不是两个截然不同而相互分开的习练过程,而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地一直纠缠在一起的习练过程。这个统一的过程就要求沉着与顺遂,即内里的心力下行与外形动作的周身整体压缩旋转,缺一不可!
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具体方式,就是心神抽合。在内用心力抽合会阴旋转以生成心肾交合水火相济;在外用心力抽合周身大小三节,让周身大小三节均习练出压缩旋转之意,即周身整体均与心力合一。
二十一,武禹襄太极拳论(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