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身体的中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来说,身体上下从百会到涌泉这个中轴是一条中线,在横向方向,带脉一圈是一条中线,但这都是外形动作的中。周身真正的中在于心。
何为中?
中就是动,就是自身之动。如果自身不能动了,不就僵硬挨打了吗!
自身要动,动即周身整体压缩旋转,那压缩存在于自身上下,敌人自不能干扰,所以那旋转就成为了动的必要条件。身体要旋转,就得有中,如果身体失去了中,就会无法进行能量蓄发而挨打。
只要时时刻刻保持身体的中,就能够永远抢占先机先势。
身体的中是习练出来的。比如说正常人在被敌人逼迫得身体后仰之时就肯定会失去了中,就会挨打。但是习练出功夫的人,就是在身体后仰之时依然具有动的余地,身体依然是活的,既然身体是活的就还能够化力,还能够进行能量蓄发,还能够吞吐。
那么你说人体在后仰之时,中在何处?
就在于心力之动。心力所及之处,就是中。
不勉而中,就是已经把身体习练到在各种体位和状态下都能够运化心力于周身各处。所以,打太极拳套路动作就是要习练能量运化周身的。如果习练不出能量运化周身,那就只是一堆无用的外形动作而已。
其实这太极拳之套路动作只是外形动作表现出来的能量蓄发,而太极拳真正的能量蓄发在内里,即五行之力与精气神之能量。当通过套路动作的习练而达到将精气神的能量习练到极致之时,那精气神的能量在周身运化之时是与五行之力不断合一互补的,这就使得能够将内里五行之力习练得越来越强大,当五行之力强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不需要外形动作而进行巨大的能量蓄发了这就是站桩。站桩是为了专门习练五行之力的功夫。
另外,太极拳周身的任何功夫,都不是专门习练一个部位或动作而得到的,太极拳的任何功夫都是周身整体习练而得的。比如说那一羽不能加,蚊虫不能落的身体反应,就是在习练周身整体内外的能量蓄发和运化的过程中得来的。心神抽合、能量运化、对拉拔长、阴阳消长、阴阳转换、闭五行、意连九曲等等,只有所有这些功夫都习练纯熟了,才能够达到神行一片的程度,才能够不思而得、不勉而中。
习练太极拳,一定要练到站桩的无形无式的程度,因为在实战中自身能够让对手劲力趁虚而入的所有的缝隙,都是由外形动作造成的,或者是由于自身的外形动作造成了缝隙,或者是由自身的劲力运动造成的缝隙,如果对手是个高手,就能够在你的缝隙之中趁虚而入地打你。当你习练到不用外形动作而能够进行能量蓄发之时,一旦与对手劲力接触上,则我在外形不动之中进行能量蓄发,我不动则无缝隙,并且还能够进行能量蓄发,逼迫对手去动,对手一动则就会出现缝隙,我则顺其而入。太极拳的低层次是静极生动,而太极拳的高层次则是动极生静,在不动之中摧枯拉朽。
何为缝隙?缝隙就是我能够借到对手之力并且趁虚而入,我不动则将对手劲力担住而没有缝隙,对手就得被迫去动,因为对手不动我就能够使用能量蓄发打他,对手动了我的劲力就进去了,这就是太极拳总能够占据先机先势的原因,但前提条件是得练到无形无式的地步!
()
三十七,转身摆莲、弯弓射虎、进步打捶、怀抱双捶、合太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