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论述流传,在易筋经出现后,才开始出现内家拳的各种论述,并且将其功夫均称之为易筋易髓。
先说明一下,只从洗髓经和易筋经的内容来看,似乎只是强身壮体的功法,到底是作者假托强身壮体的功法而实写内家功夫,或是作者站在比技击功夫更高的层次写出来的,我倾向于前者。因为洗髓经和易筋经在不懂武学者的眼中只是强身壮体的功法,而在具备一定内家功夫者的眼中才是一本武学著作。
洗髓经和易筋经只写习练功夫的结果而没有写具体内里的习练方法,只有十二式的外形动作而没有写在习练十二式涨筋腾膜过程中的以心行气的习练方法。那十二式是与经络对应的,以我们的眼光来看,按照十二式习练是可以习练出以心行气的,每个动作均可以由周身整体压缩旋转完成。但是只有在明白了内家拳原理后才可能知道其真谛,普通人是无法通过看二经练十二式得到功夫的。
从洗髓经的内容及格式来看,与易筋经差距过大,我认为不是一个写的。
无论是洗髓经还是易筋经,其关键内容都是不完整的,即只告诉了大家易筋易髓、以心行气、涨筋腾膜的功夫结果,而并没有告诉大家具体习练方法;只告诉了大家习练元气而达到涨筋腾膜的程度,但是并没有告诉大家怎么控制元气在体内传簇运行。我想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大概有二,一是在冷兵器时代,功夫就是饭碗,所以轻易不将真功夫示人,只写功夫结果用于后辈传承,而以心行气的习练则只能师徒面对面亲传;第二,也许洗髓经、易筋经写完后没有公开,而是由后人保存,而后人没有将内功心法公开。
下面开始注释易筋经。
原文易筋经总论
译曰,佛祖大意,谓登正果者,其初基有二:一曰清虚,一曰脱换。能清虚则无障,能脱换则无碍。无碍无障,始可入定出定矣。知乎此,则进道有其基矣。所云清虚者,洗髓是也;脱换者,易筋是也。
介绍佛祖说,如果想成正果者,必须要有如下基础:一是要清虚,一是要脱换。只有清虚、脱换了才能够无障碍地出入于禅定。只有知道了这些,才有继续修炼的基础。所谓的清虚,就是人体的原始本真状态,就是洗髓;脱换,就是放弃后天的气血之力肌肉紧张发力,改变为心意发力,就是易筋。易筋就是换力。
原文其洗髓之说,谓人之生感于,一落有形之身,而脏腑肢骸悉为滓秽所染,必洗涤净尽,无一毫之瑕障,方可步超凡入圣之门,不由此则进道无基。所言洗髓者,欲清其内;易筋者,欲坚其外。如果能内清静、外坚固,登寿域在反掌之间耳,何患无成。
介绍洗髓是因为人是因所生,生出后脏腑肢骸被肮脏所染,必须要洗涤干净到没有瑕疵的程度,才能够步入超凡入圣之门,否则就没有进入超凡入圣之门的基础。洗髓是为了清净其内;易筋是为了坚固其外。如果能够内清静外坚固了,就能长命百岁。
如何清静其内?用能量,只有能量才能够改变物质,没有能量就不会有任何改变,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科学道理。所以洗髓经中描述的就是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以心行气的能量,用心肾交合水火相济的五行能量洗涤五脏六腑,达到清其内的目的。而易筋,即抛弃浑身每块肌肉各自为战的原始发力方式,用外三合约束外形动作,内外合一,以达到坚固其身的目的。百度一下“内家拳演义杰众文学”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九,易筋经(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