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五章 井喷人才引进计划[1/2页]

我在古代建工业 科创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二天,半夜。
      王由桢带着几名弟弟把所有的收获,一趟趟的搬进了王家宗祠。
      二叔王伢人站在宗祠后院的地窖里,拿着戥称和杆秤,对所有东西进行精确称量,估算总价银。
      由于东西很多,只有王由桢和几个兄弟搬东西,来来回回的走了不少趟。
      好在乡野老百姓一般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夜晚更是被认识是鬼魂活动的时候,基本上不会有人出门。
      王伢人拿着算盘‘噼里啪啦打的很响,没有写在桑皮纸上,精确的记在了心里。
      毕竟,这些金银细软是见不得人的。
      地窖的入口在祠堂后院的茅草屋里面,王来聘握着戚家刀在入口守着。
      王由桢便让几名弟弟回去睡觉了,明天一早还要继续进行五公里越野的操练。
      等候了一炷香的时间。
      王伢人松了松发酸的手腕,喝了一口高碎,砸么砸么嘴问道:“大儿,这笔银子准备怎么使。”
      说出这句话,是担心王由桢不了解鱼儿镇复杂的情况,经商不是单纯的做买卖那么简单。
      小买卖还可以,像纱锭这种买卖,肯定会触及很多人的银利。
      水力纺纱厂现在一共有六台水力纺纱机,每天纺出一千二锭纱锭,一个月下来就是三万六千锭。
      鱼儿镇的纱锭买卖,早就丁是丁卯是卯的让富户乡绅们吃的干干净净。
      谁要是敢突然扔出去大量廉价的纱锭,就不是在赚银子了,而是在找死。
      王家能够安然无恙的卖出那么多纱锭,其实是因为有符烟山的响马兜着,让他们免除了各种争强斗狠。
      即便是这样,从三月谷雨时节到如今的五月芒种时节,王家遭遇了各种祸事,还是一件接着一件。
      王伢人担心侄儿继续扩张水力纺纱厂的纺纱机,提醒了一句:“大儿,以符烟山响马的势力,最多能够吃下六台水力纺纱机的纱锭。”
      “再多的话,符烟山响马也吃不下去。”
      王由桢知道二叔的意思,对于这里面的门道比谁都清楚,笑着说道:“二叔放心,侄儿不是那么鲁莽的人。”
      “这笔银子有跟大的用处,希望二叔能把这张桑皮纸上写的人,全家一起请过来。”
      王伢人接过来一张桑皮纸,上面写了不少的名字。
      相隔的距离也很远,有的住在北方京城,有的住在江南,甚至还有人住在西北。
     &nbs

第四十五章 井喷人才引进计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