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我听我娘家人说,他们村里有个人不交粮食,那个男的还想跟人干,结果被一刀捅穿肠子,只有进的气没有出的气,他媳妇用衣服给他堵着肠子灌回去,第二天就没气了。”
“唉,要不怎么说民不与官斗呢。朝廷让怎么做咱们就怎么做,想活命不仅要看老天爷给不给脸,还要看皇帝给不给脸,真难啊!”
乡村野夫聊天嘴也没个把门的,不管是啥都呢个乱聊一通,不过再怎么发散思维也离不开一家几口的那些事。听她们聊的热闹,荷花自顾自洗着衣服,脖子上的淤青还十分明显。
这几日村里虽有闹着上吊的,可谁都没有她实诚,真能把自己勒成这样的,十有八九是真的不想活了。村里人也都知道,自然不敢当着她面再说什么,兔子急了还咬人,万一荷花发狠了给他们闹,她们还真不敢接。
娇娘惦记着粮食的事,处理完荷花事情的第二天就前往县里去,一看到她陈家米铺的陈老板脸都快绿了,“我要是早知道你能掐会算的,今年肯定要多屯点粮食啊!”
“我才不信你没有偷偷屯粮呢!”娇娘也笑呵呵的,“大哥你如此精明,定是早早的就准备好了又何苦来嘲笑我?”
“这可不是嘲笑你,我是真的佩服。娇娘,你是如何知道今年粮价必定上涨的?要知道这是我那些老行家,都不一定会得到这些消息。”陈老板摸着自己的胡子笑呵呵的说道。
“你可知道中原地区的粮价现在几何?”
娇娘摇头,“他们那平原比山地多想必交的税比我们更多吧。”
“未必。你有所不知,正是因为中原交粮食不多,我们这些山区才会交如此多的粮食。不然你以为我是去哪里买的这些低价的粮食来。当中朝廷的局势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且听我慢慢道来。”陈老板把娇娘引入屋内,让丫鬟砌了一杯热茶,“你们先退下吧,我有事要和客人讲。”
待到屋内只剩三人,陈老板这才讲来。原来这些年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早就超过了朝廷能管控的速度,上次战乱以来,为了充实国库稳定局势,当时的右相主张改革,第一项改革的就是商人的主动权。
朝廷自古以来就重农抑商,战乱过后大地一片荒芜,右相的这个提议被不少人否决,后来争论许久,皇帝才答应在中原地区率先实施右相提出来促进农业发展的决定,往后几年,中原地区的发展果然如同右相物料的那般飞速发展,占据了交通和地理位置方便的中原无论是农业还是轻工业都无比占据优势,渐渐的就出现了雄踞一方的富商。
这时朝廷还能控制这些富商,便动了心思在江南地区也如此实行,可朝廷没想到的是,江南地区发展的比中原地区更快。原本中原发展起来用了五年,可江南只用了两年就发展到和中原地区一样的水平。那些大富商占据着这片大地最优越的地方,渐渐的把根往更深处扎,出现了许多皇商。而戊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或者说是挡箭牌。
富商的实力渐渐变大,皇帝察觉到这股让他不安的实力,便把当时风头最盛的戊家迁往京城,借此警告别的富商,纵然再有钱,也敌不过皇权。
那些富商有钱了,又身在朝廷千里之外,再怎么打压也压不过这股膨胀的势力,他们隐藏自己的实力在暗处伺机待发,对于朝廷的命令爱听不听。若是这次北边打仗那些富商能露个手指头,庆元县这些人也不用如此惶惶不安。
而陈老板这些人更像是线人,拿着乡亲父老的血汗钱,救他们的命。
第一百六十七章.屯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