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5章 说“道”[1/2页]

一个人的战国 长恨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心障?阴阳?
      鬼谷子所说,徐福一时间难以参悟。
      鬼谷子其实说的明白,阴阳可看做男女之事,例如男欢女爱,男为阳,女为阴;亦可看做阴暗与光明之事,例如,做好事,还是做坏事;还可定义心性,比如自责惭愧属阴,理所当然、理直气壮属阳,抑郁属阴,欢乐属阳。
      如此,“阴阳皆可有,皆能用”便大有深意。
      徐福所挂怀之事,无外乎琳琅及身世,而此二者关联之事皆不称心意,因此心中难宁。
      “弟子心障难除,希望师父指点。”徐福说。
      鬼谷子哈哈一笑说:“你我皆是凡人,凡人皆有俗事羁绊,此为心障,去除心障在于‘自觉,自觉之至在于‘觉他,即不仅要想到自己,还要设身处地想到他人,其实‘自觉已是不易,‘觉他更是难上加难。”
      这便是一种态度,对于自己的态度,对于他人的态度,用阴,抑或用阳,徐福当然不知道该如何用“阴阳”。
      “要如何做,才能兼顾‘阴阳两全呢?”徐福心中懵懂,追问鬼谷子。
      “天下诸事,皆因选择,人生之妙、道法之妙,也正在于此,想要证‘道,须先明‘心,‘道由‘心生,随心所欲即可,无需刻意控制一件事的结果好坏,如此心障可除,道心可定。”
      徐福似乎发现了师父言语里的漏洞问道:“随心所欲?那么,一味作恶也可?”
      “当然不可,我知你心必然不会向恶。”
      不错,能做到随心所欲,也有条件,此处的“欲”不是欲望,而是“愿望”。
      能够随心所欲的人,往往也只有那些心性纯朴的人。
      倘若心不纯净,便也称不上随心所欲。
      “师父要弟子入世求道,而下山这些时日,弟子越来越不明白道是何物,如今弟子甚至怀疑自己还是不是一个?c者。”
      “徒儿有此困扰,也在常理之中,只因你只知求道,而不知何为‘道。”
      “师父何意?”
      鬼谷子说:“‘道即万物,万事万物一行一动皆可为道,道也是虚无,即没有具体定义,看你如何领会了。
      鬼谷子继续说道:“世间万般皆可为道,道有大小,道有不同,他们之间又有区别,为师将他们分为“天”、“圣”、“人”,三道。
      “‘天道,‘圣道,‘人道?”徐福从未听说有人如此诠释道意。
      “‘天道为自然之道,即遵循宇宙万物相生相克循序变化之理,在探求中升华本体,也正是你所追求理解的道,这是最高等的道,但同样也是一种最狭义的‘道,你越过‘人道、‘圣道,而率先参悟‘天道,如此顺序颠倒,自然是不得其解,其实,你一直以来忽略、甚至没有理解的‘道,为‘圣道和‘人道。”
      “何为‘圣道?”
      “‘圣道为人世之道,即为安邦定国,谋定天下之道,你的师兄大多学的是此道。”
      “何为‘人道?”
      “‘人道为人生之道,即为人性、道德,探索为人立世的道理,世上有很多人不是修者,却也符合这一类。”
      听师父如此说来,‘三道之间似有连通,于是徐福问道:“是否是‘三道合一才算是真正的悟道?”
      “不错,须知远‘天道者,则‘圣道乏,避‘圣道者,则‘人道难,反之亦然,惟有‘三道合一承前方能启后,修者凭借‘三道之圆满,才能诠善‘道之真意,‘道显真意时,便能随心所欲,这是后话,你还差的很远,为师用了无数的岁月,这才只窥得一斑。”
      “那么又如何感悟‘道之变化呢?”
      “这便要说到‘道的境界了,‘道有四重境界,初为‘闻道,次为‘知道,后为‘见道,终为‘得道,为师让你下山的目的,便是让你在浮世‘人道之中能够‘知道,由此为根基,入‘圣道再入‘天道,所谓厚

第65章 说“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