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1章 他们为何不逃[1/2页]

一个人的战国 长恨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某日扈辄巡视河边工事,一旁副将疑惑问扈辄道:“若是秦军在此故作姿态,我们做的一切努力,岂不是又全都白费了吗?”
      扈辄平静说道:“不白费,秦军到哪,我们便跟到哪,防御工事就建造到哪,我们脚下的土地是赵国的,我们身后是千千万万的赵国子民,他们是我们的坚实后盾,况且秦军远道而来,我军本土作战,秦军总是要比赵军要慢一步的,这是我军的优势所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熟悉的地理环境牵扯住秦军,这些防御工事即便不能现在起到作用,在不久的将来,也能替赵国抵挡秦军片刻。”
      ……
      赵军备战如火如荼,桓崎却是已然悄无声息率领大军避开赵军的尾随,到达漳水下游。
      于此同时,桓崎派人知会东郡另一路秦军开始向武城进攻。
      桓崎之意,是以东郡秦军率先攻击赵都邯郸东方门户武城,即便不能攻克武城,也能牵制住武城赵军使其无法支援。
      秦军东郡驻军为杨端和与辛梧,二人合兵一处,集结于东郡,随时听候桓崎调令。
      杨端和此人性格耿直,倒也守规矩,虽然他平日里对桓崎多有偏见,但?餮粢徽街っ髁嘶钙榈哪芰Γ?踩盟?文肯嗫矗?耸被钙槲?鹘??鹿毓?依?妫??残母是樵阜?踊钙榈髁睢
      东郡杨端和与辛梧早就蓄势待发,如今桓崎一声令下,五万秦军向武城开进。
      武城乃是赵国东部重镇,南与秦国东郡接壤,西与齐国西部毗邻,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武城之于秦国更为重要,秦国一旦成功夺取武城,便从地理位置上对赵都邯郸形成了四面围困的态势——
      以赵都邯郸为中心,东部有秦军所占据大部的上党之地,南部有秦国新占领的邺城?餮舻鹊兀??吭僬季菸涑牵?狈角鼐?背錾系持?兀?刈配镢?咏?怨?媳币环治???绱撕???撬拿媸艿小
      眼下赵军坚信秦军欲图从邺城进攻,因为邺城距离邯郸很近,一旦渡过漳水攻克平阳,顷刻间便能兵临邯郸城下。
      因此,赵军主要精力全都放在邺城及邺城中驻扎的秦军处,赵国合郡县之兵,分别抽调兵卒补充平阳,在此时刻,并没有人能注意到还有一路秦军出东郡,随时可以进攻武城。
      武城虽然重要,但其主要是用以防御东面齐国,因为赵国与齐国近年来没有太大冲突,再加上前些日子从守军中抽调了大部分士卒,补充赵军邯郸周边及平阳两地的城防,因此武城赵军守军不多,估算大约八千上下。
      当秦军兵临城下之时,武城的守军才如梦初醒,然而武城毕竟为赵国经营多年,即便是秦军突如其来,醒过神来的武城守军尽管毫无防备,却也凭借着武城坚固的城防,抵挡住了秦军的第一次进攻。
      杨端和攻城势必攻克,他哪里肯善罢甘休,五万东郡秦军一日之内,不需耗费功夫,即便是不杀伤赵军,生磨也能将这八千赵军累死。
      刀剑无眼,打仗哪有不牺牲流血的呢?更何况秦军数量及装备远远优于赵军,且最擅长攻城。
      在五万秦军持续轮番攻击下,武城守军因为力量不足而疲于应付、死伤殆尽,从日出,到正午时分太阳当头,眼看着赵军渐渐不支,秦军就要登上武城城头,就在这个时候赵国军民展现出了顽强不屈悍不畏死的精神。
      原本看到秦军而慌张躲进武城城内避难的赵国平民百姓纷纷涌上城头。第161章 他们为何不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