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51章 上任上火 头大如斗(一)[2/2页]

不负大明不负卿 十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那真相是什么?”
      申时行又做了一番陈述。
      原来找来的四个人分别来自大名府、保定府、真定府、密云。
      原因大致相同。
      从万历八年起,晴雨季节不按时序,春夏宜雨,却一直干旱;秋天宜阳,又淫雨不止。
      导致年景荒歉收成微薄,有些田地甚至颗粒无收。
      这对于以农为本靠天吃饭的社会来说,简直就是大天灾。
      但是,官府全然不念及百姓受灾实情,催缴田赋一如既往。
      农户人家本来有几个有隔夜粮的?遇到老天爷不长眼,哪还能上缴赋税?
      可官府不管这些,毕竟朝廷是要收赋税的,那对下只有一招,不交田赋就拘拿锁人。
      自古民不与官斗。
      农户抗不过官府,只得变卖家产,交清赋税赎走人质。
      如此两年下来,京城周边农户几乎破产,在家无法活命,只得全家人背井离乡,靠乞讨活命。
      然而,背井离乡乞讨活命容易吗?孤家寡人一个还好说。
      可有些家庭上有老下有小,老小嗷嗷待哺,没办法只能忍痛卖掉小的来赡养老的。
      杜甫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说的是兵戈相见的乱世。
      可如今,正值万历中兴,轿马挤塞于途,丝竹不绝于耳,也算得是太平盛世。
      可京畿及附近一带,竟然还有这等饿殍遍野的惨事……
      李太后听完,沉默良久。她出身不好,从小也是穷苦人家。
      虽然父亲李伟是个泥瓦匠,说是说有个手艺吧,可也是过着三餐不继的生活。
      不然她也不会被送进宫里。
      紫禁城虽然看似是个人人向往的好地方,可世上真有几个父母愿意将自己女儿送进宫里呢?
      皇帝就这么一个,数以千万计的宫娥彩女粉黛佳人,皇帝哪里照顾得过来?
      结果就是,在岁月更替的春花秋月中,无数个红粉佳人最后都变成了永不瞑目的香魂野鬼!
      李太后是幸运的一个。但她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出身。
      所以,当申时行阐述流民、叫花子悲惨的故事时,她深有感触,感慨颇多,一时沉浸其中,竟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朱翊?倒是听出一些名堂,代李太后问道:“申阁老,听得好像是官府逼迫那些流民、叫花子们背井离乡似的,你是想为他们辩护吗?”
      因为很明显,这牵涉到了税政改革,即一条鞭法。
      申时行连忙答道:“娘娘,潞王爷,元辅先生在全国清丈田亩,推行`一条鞭法`,其用意:一是为朝廷理财,二是惩抑豪强保护小民。”
      李太后点了点头。
      朱翊?能听出弦外之音,心里还是高兴,毕竟申时行这话是在维护他的座主张居正。
      这是一件好事,也不枉朱翊?选择他而放弃张四维。
      历史上有著名的萧规曹随,只要申时行与张居正一条心,其实倒是蛮适合这两个人的。
      申时行接着说道:“元辅先生务求国富民强,但绝不是要横征暴敛为朝廷揽取额外之财。地方官吏为朝廷征收赋税是依法办事,可谁也没有让他们鱼肉百姓盘剥小民。”
      申时行说话偏于温和,慢条斯理的,语气和神情都是那样,难怪万历皇帝说最喜欢听他讲课了。
      “申阁老所言极是。”李太后道,“既然申阁老认为皇帝的做法不妥,那你认为该当如何呢?朝廷额有所定,赋税不征收也不行啊!”
      。
      求!跪求!

第051章 上任上火 头大如斗(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