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7章 乞骸归里[2/2页]

不负大明不负卿 十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臣办理。先生专养精神,省思虑,自然不久能康复,庶慰朕朝夕拳拳之意。”
      冯保奋笔疾书。
      李太后稍顿了顿,接着又补充道:“钦赐张先生银元宝一百两,甜食两盒,点心两盒,烧割一分,珍珠一颗,钦此。”
      瞅这架势,李太后断不会放张居正致仕回籍,哪怕病得再厉害也要在京在家修养。
      朱翊?暗自叹了口气,可让他又能怎么着?在这件事上,万历皇帝都没让他做主,给张居正的手敕都是李太后代写的呢。
      冯保写毕,交给李太后。
      李太后认真仔细地看了一遍,然后重新落到冯保手里。
      冯保弱弱地问道:“这口谕还用给万岁爷送去过目吗?”
      李太后摇头:“我看不必了。”
      “好!”这正合冯保的心意。他可不希望被万历皇帝看到。
      李太后道:“冯公公去准备,然后第一时间送到张先生家里。”
      “好,知道了,娘娘。”冯保点头,正准备转身离去,忽然又想到什么似的,停下来问,“娘娘,张先生写就的《乞骸归里疏》连同刚才的圣谕,需要一同在邸报上刊登告知天下官员吗?”
      李太后回道:“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刊登邸报也行。”
      “嗯。”冯保暗自高兴,这样,天下官员都知道李太后和万历皇帝挽留张居正的决心。
      待冯保带着圣敕离开,朱翊?微微叹了一口气,问道:“娘,你为什么不给皇兄看看圣敕呢?皇兄毕竟才是一国之主啊!”
      “你是怪娘私作主张?”
      “不是,娘代皇兄秉笔国政已有十年,本来大事都是娘亲做主,何来私作主张一说?”
      “哎!?儿是不是同意放张先生回归故里?”
      “娘,也不是。”朱翊?回道。确实,这时候虽然不请张居正还朝视事,但也不能将他放回江陵。
      就在当天,邸报刊登了张居正的《乞骸归里疏》连同李太后代替万历皇帝写好的圣敕。
      这样一来,天下官员都知道张居正要请辞了,纷纷猜想莫非张居正的手术不成熟所以病情加重?不然为什么忽然要请辞呢?
      官场上的人最会见风使舵,见李太后和万历皇帝对张居正如此宠信,而张居正似乎又不见好。
      其实,早在为张居正动手术的前夕,京城里就有官员设道场为张居正祈福。
      那时还不觉得,只以为设道场的官员都是马屁精的虚套,简直就是纸糊灯笼当菩萨。
      现在看到万历皇帝这道敕谕,大家又觉得那些设道场地官员很有先见之明。
      一时间纷纷效仿,京城里大大小小的数百座寺庙宫观,尽数被各衙门的官员包下来了,替张居正祈福。
      有起坛会的,有做道场的,长白日不去衙门点卯上班,却脱下官袍换上青衣角带戴着瓦愣儿帽赶往各寺庙道观唱经诵偈,一个个忙得气喘吁吁。
      ……
      。

第217章 乞骸归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