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72章 一场大火[1/2页]

不负大明不负卿 十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因为有人润色,如同讣告一样,祭文写得也是相当煽情。
      从童德平自小辛苦读书开始,写到哪一年中举人,哪一年中进士,再写到哪一年担任什么官职……
      其中就有这样写道:
      “……童德平公列籍二十余年,不逢迎、不谗谄、不唯上,宦海生涯之中有正声、有廉节、有操守……”
      “……童德平公两袖清风,举家生计本就举步维艰,又因害怕京察,遂借三尺白绫,断然了却残生……”
      “……童德平公之为人,阳仇而阴德,此乃大智;公之行世,迹愚而事巧,此乃大巧;公之为官,言拙而行方,此乃大忠……”
      “……然公之品格,不为官场所容,历历二十春秋,竟只得六品主事而终,呜呼哀哉!呜呼哀哉!本是静默之臣,顿作悬梁之鬼……”
      “……”
      司仪摇头晃脑,感情充沛,念着念着竟自哽咽起来。
      念完更是声泪俱下。
      在场众人也莫不为之动容。
      忽然人群中有了一片小小的骚动,间或听到有人议论:
      “倘若童主事泉下有知,得知今日之盛况,不知是悲是喜?”
      然后是几声叹息。
      再然后又听到有人议论:
      “童主事若非被逼无路,又怎会想不开竟一死了之呢?”
      情绪所至,这时候也不知是谁,恼羞成怒地高喊了一声:
      “童主事之死,到底是谁之过?谁之罪?难道不该追问清楚吗?”
      立即有人接道:
      “是,我辈朝廷命官,忠心为国,最后岂能落得如此下场?”
      “对,倘若就这样死了,而不警以为戒,那我们这些人日后都有可能成为涸辙之鱼、砧上之肉。”
      这话已经很明显有指向性了。
      本来祭文中就写到了因为童德平“害怕京察”,再加上前来祭吊的官员本来就憋了一肚子的气。
      如此一来都被撩拨得怒气冲冲,很快就像炸开了锅。
      有人声嘶力竭。
      有人捶胸顿足。
      有人直指京察惹的祸。
      场面几近失控。
      ……
      “不好了,着火了!”
      忽然,也不知是谁,竟杀猪似的大喊一声。
      在场无不大惊。
      胡同里顿时又骚动起来。
      司仪还以为是谁在搞恶作剧呢,正想做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
      一抬眼,只见胡同口果然蹿起一股浓烟,堆放在那里的纸人纸马挽联挽幛招魂幡,不知为何烧了起来。
      “靠,真的着火了!”
      “快,大家不要慌,赶紧弄水来,把火浇灭。”
      尽管在场有些官员还比较冷静,可也抵不过此时的火势。
      “不好,火已经卷过来了。”
      “快跑,大家快跑!”
      响晴响晴的天气,在胡同里摆放了几天的这些用纸竹扎起来的冥器,早已经干焦得不像样儿了。
      遇到火,可想而知。
      眨眼的工夫,便已成燎原之势,迅速扑到官员们的脚下,吓得他们失魂落魄六神无主撒腿就跑。
      还剩几个有心思去救火?
      不消片刻胡同里已是一片火海。
      幸好天气响晴没有起风,否则这里的恐怖更让人难以想象。
      火势往胡同外扑。
      整个一条胡同都浸在烈焰之中

第872章 一场大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