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15章 复杂的货币问题[2/2页]

不负大明不负卿 十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看,这里还有人不习惯休息呢。”朱翊?朝陈炬笑了笑。
      “可县衙里的人高兴坏了。”
      “还是说正事儿吧,有什么问题需要请教?”朱翊?不愿意闲扯。
      “这事儿有点大,反正我是这么觉得的。”严永凡忽然一本正经起来。
      朱翊?也将坐姿摆得更正。
      “有人举报,在宛平县市面上出现了私人铸造的劣质铜币,使得质量更好的官服铸造的铜币流通受阻,真个是劣币驱逐良币,扰乱货币秩序。”
      “姐夫这个问题提得好!”朱翊?当即高度警觉地说道。
      在诸多改革政策中,这算是忽略了的一个重要环节。
      众所周知,古代国家发行货币,不是单纯的市场行为,而是靠国家机器的暴力保证货币的信用。
      除此之外,国家对物资流通也要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才行,否则货币会因为通货膨胀而贬值。
      实际上,明朝不仅崇祯一朝,从洪武皇帝开国以来,政府对货币的掌控力就不强,甚至说微乎甚微。
      嘉靖皇帝在明朝十几个皇帝中,算是权力比较大的了,可即便是他要禁铸私钱,每次也是喊得震天响,最后别说禁止了,就连禁止私人铸造劣质的铜钱都没做到。
      这现象一直持续到明亡,国家机器对货币的干预能力不足,等于是国家货币体系崩溃了,而这是财政系统崩溃的直接原因。
      明朝的税收似乎一直不太顺利,老是拖欠军饷与官员俸禄。张居正执政时稍有好转,但也是剜肉补仓式的,并没有解决根本。
      私人铸币无疑是货币体系崩溃的原因之一,但为何会出现私人铸币乃至盛行,而政府又屡禁不止,这里面还有更多深层次的原因。
      “关于私人铸币,姐夫回去立即组织调查,然后写一道条陈呈递上来,揭露私人铸币的危害,如果能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当然更好。这事儿若干得漂亮,朕记你一大功。”
      朱翊?意气风发地说道。
      “好!”严永凡答得也是铿锵有力。
      一个有决心,一个有信心。
      可见委任驸马严永凡担任县令还是有额外的好处。
      私人铸币的现象早已有之,可并没有其他官员提出来,想着他登基即位也有大半年时间了,却未见任何一道奏疏揭露这个问题。
      怎么说严永凡也是自家人,不怕揭露影响自己政绩。
      “姐夫第二个想探讨的问题呢?”
      “恳请陛下打击私盐严惩私盐商,大力改革盐政,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朱翊?欣慰地笑了笑,没想到驸马严永凡又指出一个复杂的问题。
      因为盐引是历史上最为悠久的“复杂货币”,它一身兼具“债”与“仓单”的所有性质与相关的“交易”特征。
      而大明的盐政似乎更为复杂。
      首先大明也是施行盐引制,但由盐引还引出来了商屯的开中法。
      盐商如果想要合法贩盐,必须先向政府取得盐引,然后凭借盐引到盐场支盐,又到指定销盐区卖盐。
      大明政府鼓励商人输运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给予贩盐专利的制度,又称为开中。开中沿袭宋元,但明代多于边地开中,以吸引商人运粮到边关,充实边境军粮储备。
      因长途运输粮食耗费巨大,盐商曾在各边雇佣劳动力开垦田地,就地生产粮食,然后入仓换取盐引,便于更多地获利。因这种形式的屯田是由商人们经营,故又称商屯。
      也不知道严永凡对“盐政”到底了解多少,关于贩卖私盐的问题,江南地区应该更为猖獗。
      ……
      。

第1315章 复杂的货币问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