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78章 见一见历史上第一个投降的大明边将[1/2页]

不负大明不负卿 十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次日一早,各部落代表纷纷离开。
      戚继光军演任务圆满完成,也带兵赶回蓟镇了。
      而副将李平胡与李如松昨晚夜宴结束就已经领兵离开。
      辽东铁骑夜里行军是常事,夜袭也是他们最擅长的突击方式之一。
      但不要以为镇守铁岭、凤城有那么多铁骑,只是从各地调来参加军演,由他们两位副将调度而已。
      镇守每座城可没那么多士兵,整个辽东才六万多兵力呢。
      而朱翊?带着王象乾、李成梁等官员也没有立即回辽阳。
      而是去了抚顺关。
      因为昨儿宴席之上,发现尼堪外兰与镇守抚顺关的游击将军李永芳有说有笑,似乎走得很亲密。
      王象乾与李成梁此时当然不知道朱翊?为何忽然决定去抚顺关。
      其实朱翊?昨晚就准备单独召见李永芳,只怕时间太晚影响大家休息,他要召见,其他人肯定都要陪着嘛。
      召见的原因——抚顺是历史上努尔哈赤打下的第一座明朝边城,而李永芳则是第一个开城门投降的明朝边将。
      由此,朱翊?想着,李永芳这人的性格是不是偏向于软弱,而不是那种极其忠于大明且性格刚烈的人。
      而且投降之后,李永芳多次随努尔哈赤伐明,攻取清河、铁岭、辽阳、沈阳等地,因功授为三等总兵官,并拒绝当时辽东巡抚王化贞的招降。努尔哈赤为嘉奖李永芳,赐他“免死三次”的特权,并将孙女嫁给他为妻。
      无论努尔哈赤如何善待李永芳,也不管李永芳当时出于什么考虑,对于大明来说,李永芳终归是一名降将。
      所以朱翊?想去会一会。
      想着如果李永芳性格真的偏向于软弱,对大明又不够忠诚的话,适当时候或许还要做出一些人事调动安排。
      毕竟,这种性格的官员不适合镇守边关。
      抚顺在辽东的地理位置太重要,相邻努尔哈赤的老巢赫图阿拉(不是佛阿拉城,赫图阿拉后来才建),是努尔哈赤进入辽东平原的必经之路,它处于沈阳、开原、辽阳等地之间,素有“全辽之枢纽”之称。
      并且抚顺关又是当时辽东地区的贸易重镇,集结了大量的蒙古族人、女真族人、汉人以及朝鲜商人,是明王朝辽东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四部、蒙古科尔沁等部,都依托这里进行双边贸易。
      当然,对李永芳也只是猜想,到底是什么人,朱翊?并不了解。
      在去抚顺关的途中,朱翊?问:“昨晚宴席后来怎样?”
      “老老实实地吃喝,再也没有人嚷着要离开了。”王象乾回道。
      李成梁则道:“不过陛下,来的代表很多都不是各部落的部长,所以也做不得主,只能随大流附和。”
      “接下来就看各个部落的反应吧,虽然朕不主张用兵,但要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朱翊?嘱咐道。
      “臣知。”李成梁立马儿答道,他巴不得有战呢,泰和元年居然还没有一次大的用兵,可把他憋坏了。
      “陛下为何要单独去一趟抚顺关?”李成梁好奇地问道。因为按常理,军演结束皇上就要回辽阳。
      “游击将军李永芳这人怎么样?”朱翊?看似随意地问道。
      “不知陛下想问哪方面?”李成梁小心翼翼地望着朱翊?。
      “性格,为人,处世,各个方面吧。”
      “其实臣也不是太了解他本人,只知李永芳是铁岭卫人,自小尚武,脑子很好使,且有相当的军事才能。”
      与李成梁来自同一个地方。
   &

第1478章 见一见历史上第一个投降的大明边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