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14章 水师战舰[1/2页]

不负大明不负卿 十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申时行也不知道,小小年纪的王安为什么底气那么足。
      但他终究还是听从了王安的建议。
      连夜下令,迅速采取行动。
      第二天,便有三十艘战船,也称之为“水师舰队”,从天津港口出发,直奔渤海海峡方向而去。
      尽管与西方国家相比,大明的军事力量一直没有质的飞跃,尤其到了后来清朝闭关锁国更是落伍得不行。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时候大明的水师依然具有很强的实力。
      造船术一直很发达。
      明朝初年曾出现造船的第一次高峰期,明朝积极充实军备、建造战船,仅沿海一带的战船就有五千艘左右。
      如果再加上沿江临河的战船,大明的战船总数就更多了。
      到明朝中叶,为了抵御倭寇,又掀起了第二次大规模建造战船的高潮。
      大明战船种类极多。
      除了前代已有的战船,如楼船、蒙冲、斗舰、海鹘、走舸、游艇等外,还有四百料战座船、四百料巡座船、九江式哨船、划船等。
      而除了建造战船外,大明还有了严格的战舰编队制度,当时战舰有二十多种,其中著名的战舰是福船。
      这次奉申时行之令,北直隶精锐水师出动战舰三十艘。
      其中,连环船共十艘,属于轻型战舰;海沧船共十艘,属于中型战舰;蜈蚣船八艘,属于中大型战舰;赶缯船两艘,属于大型战舰。
      连环船,长四丈,形似一船,但实为二船。前船占三分之一,后船占三分之二,中用两铁环相连。前船有大倒须钉多个,上载有火球、神烟、神沙、毒火,并有火铳,后船安桨载乘士兵。
      战时,顺风直驶敌阵,前船钉于敌船之上,并点燃各种火器,同时解脱铁环,后船返航。后船既返,前船烈焰旋起,敌船遂焚。
      海沧船,吃水七八尺深,风小时机动,千斤佛朗四门,碗口铳三个,噜密铳六,喷筒五十,烟罐八十,火砖五十,火箭两百,药弩六张,弩箭一百。
      乘员五十三人,水手九人,战士四十四人,分为四甲。第一甲佛朗机和鸟枪,第四甲火器。
      蜈蚣船,仿葡萄牙多桨船制造,底尖而阔,航行迅速,逆风亦可行,不惧风浪。上有千斤佛朗机舰炮,并载有火球、火箭等。
      赶缯船,是福船的一种,可作为战船、捕鱼和运送木材之用。
      因船底为防藤壶等海虫腐蚀而经常涂上白灰或白漆,所以又称“白底船”。
      船长二十多米,宽六米,十二个船舱。每船配有水手、船工三十人,水兵八十人。
      再加上之前派出去的船队,如果再算上山东那边,船只达到五十多艘,而水兵有三千多人。
      这还没有算辽东那边。
      可谓声势浩大。
      水师虽然已经派出去了,命令也已经传达,目的就是要全面封锁包围控制渤海海峡,只为救人。
      但其实申时行心里头有点虚。
      尽管有王安给他撑腰,可怎么说王安也只是司礼监一名随堂,年纪只有十几岁,足够红,但资历不够。
      而且不出所料,战舰刚派出去便遭到

第1514章 水师战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