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行前。
人头攒动。
李玄三人站在人群外。
亲眼看这个须发皆白的老翁,神色憔悴,手里捧着吊铜钱。
声音嘶哑的质问米行老板:
“平日里,一斤白米只要五文铜钱,你们一天一涨,昨天就是十五文才能买一斤,今天就到了二十文,良心都被狗吃了吗?”
粮价涨的比飞快。
米行外,挤了不少许多人,都在怨声载道。
大腹便便的米行老板,不耐烦的靠在柜台边。
“现在蜀兰县的米都是这个价,你要是嫌贵就别买。”
说罢一指堆在角落的麻袋。
“喏,那里有便宜的,只要五枚铜板就一斤,自己去称。”
老翁颤颤巍巍的走到角落,掀开麻袋,伸手一掏。
洋洋洒洒的暗黄色碎屑顺着指缝滑下。
老翁气急:
“我是买回家给儿媳妇吃的,她正在坐月子,哪里能吃麸糠!你这店家,真是没有良心,平日里给畜生吃的麸糠,硬是卖到精米的价格,精米卖到平日里五六倍!”
胖乎乎的米行老板指着店外。
“买不起快滚,你也不看看多少天没下雨了,我爱定价多少就是多少,官府都管不着,你不要想买,外面想买的人多的是。”
米行外,挤满了拿着米袋的人,眼巴巴的看着米行。
久久不下雨,再贵也得咬牙买。
老翁思虑良久,想着才刚刚娶媳妇的儿子,嗷嗷待哺的孙儿。
一狠心。
把手里铜钱和米袋递了上去。
米行老板嗤笑一声,挥挥手吩咐店小二装精米。
不多时,老翁拿起米袋,刚一入手便觉得不对劲,质疑道:
“店家,你是不是称错了,我明明给的是八百枚铜钱,以你二十文的价格,也有四十斤,为什么现在看来,少了许多?”
米行老板拿着一张白纸出来,用米糊粘到布告上。
“对不起,精米涨价了,现在二十五文一斤!”
屋外顿时吵成一片。
“你们干什么?来人!把这群买不起米的刁民统统都赶出去!”米行老板招呼两声,立刻就有两个壮汉走了过来,武者打扮,双手抱胸。
米行老板指着两位武者道:
“这两位可是大千赌坊的高手,你们想要闹事的,都悠着点!管打不管赔!”
吵闹的人群,声音逐渐小了下去。
都是穷苦百姓,哪里打得过武者。
即便心有不甘,可是眼看着粮价都要涨到天上去了。
今天不买,明天更贵。
只能咬牙切齿、低头挨宰。
老翁背着小半袋的精米离去,身材越发佝偻。
纪瑶华三人叹了口气,取出一块碎银。
买了五十斤米,由大白熊背着。
转头向着旁边油铺而去。
打了一斤香油,买了些盐和调料。
山上多了口人,粮食需求也随之增加。
大家才发现,不仅仅是粮食涨价了,连油和调料等物品统统都涨价了。
而且每一处,都有大千赌坊的武者坐镇。
普通百姓不敢吵闹。
滚滚银钱,哗啦啦的流进粮商口袋里。
回去的路上。
纪瑶华心疼的小脸皱巴巴。
捏着干瘪瘪的荷包,难受的紧。
李玄看着这些粮商趁着饥荒之年,肆意哄抬物价,大发灾难财。
好奇的问道:
“他们这样涨价?朝廷就不出手管管吗?”
粮食关系一国之根本,价格肆意变动必然生乱。
纪瑶华仰起头,奇怪的看了眼李玄,
第63章 哎呀,真是太巧了,我在这里等候多时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