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2章 他们等不起了[1/2页]

徒孙请不要放肆! 薄云见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古元魁额头青筋突起,就这么沉闷的站了会儿。
      终于闷闷应了一声,转头离去。
      何掌柜不屑摇摇头,顺便含住侍女递过来的葡萄。
      “这两天守备军的那位大人过来,族兄说要银子好好打点,也不知道做什么……”
      “千辛万苦赚的的银子,根本留不住。”
      “不行,粮价还得再涨五文……”
      ……
      时间一天天的流逝。
      乌云雨水好像忘记了这片大地。
      整整五个月。
      愣是一滴雨没下。
      才五月半,却好像热得像是七八月。
      仿佛誓要榨干地表每一丝水汽。
      即便刘知县鼓动乡绅施粥赈灾。
      先后有马府和林氏布坊做表率,乡绅依旧不积极。
      最多在刘知县苦口婆心之时。
      用稀水拌米。
      完全就是在糊弄。
      另一方面,据邸报得知,州府已经举行祈雨仪式。
      州牧、太守等一应官员祈求上天降雨,可惜干旱如斯,滴水未降。
      刘知县急的每天都在跳脚。
      根据李玄建议,由朝廷出手调节粮价的折子石沉大海。
      请粮仓调粮度灾年的折子也了无音讯。
      派人警告粮商,他们却抬出何小旗。
      根本不同意降粮价。
      把刘知县气的够呛。
      与此同时。
      县里大牢抓到的,魂巫教的新教徒越来越多。
      可是抓不干净。
      越抓越多。
      越抓越怕。
      这干旱年份,给了魂巫教,邓坛主发展新教徒极好的土壤。
      人心在酝酿,谣言在四散。
      不止如此。
      每天从南边来的流民都在变多。
      那边干旱的更久,都在往大业帝都而去。
      求皇帝给他们一条活路。
      蜀兰县城墙外立起不少,树枝木棍撑起来的棚子。
      粮食不够,已经有些人挖草根树皮果腹。
      在第三天。
      突如其来却又意料之中的事终于发生了。
      运河边,一个徭役的队伍,竟然杀了守军。
      开始造反了!
      仿佛是信号。
      以重修的这条运河为中心,殃及各州府,诸多灾民纷纷举旗造反。
      陆陆续续,有昏官知县被灾民剥皮分尸的消息传来。
      刘知县吓得半死。
      他总感觉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拼了命的让衙役一定要找到邓坛主的消息。
      蜀兰县要有人造反,一定是那个消失的邓坛主带头。
      这一日。
      终于有手下来报告。
      在阳临沟发现了邓坛主的踪迹。
      知晓这是个高手。
      以防万一。
      刘知县派人通知书剑宗的同时。
      带着县衙大部分衙役,包括陈捕头,陈氏武馆的陈飞馆主、当初围捕血和尚的散人高手于刚,共同前去围剿。
      何小旗那边,严词拒绝。
      说蜀兰县城不可无人驻守。
      和守备将军一起,暂守蜀兰县城。
      刘知县心里总有不好的感觉,但是他说的也在理。
      觉得自己这边高手足够。
      多了何小旗反而有嫌忌,碍手碍脚。
      即刻出发。
      ……
      阳临沟在蜀兰县西边。
      坐落在两座大山之间,零星的两三个村庄点缀其上。
      这段时间,阳临沟的流民越来越多。
      放眼望去,竟有数千。
      遍地哀鸣。
      探得消息的衙役在前方带路。
     

第72章 他们等不起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