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听到声音,老安王和老大夫都回过头来,就看见太上皇大步走了过来。
      大概是听到了老大夫的唠叨,正挑眉看他。
      “二爷来了,我们正好要去钓鱼,你可要同去?”
      老安王笑着说。
      “去,怎么不去?正好我还要和老洛比试比试,看谁钓的鱼多!”
      “比就比,谁怕谁?”
      老大夫暗自翻了个白眼,去找来钓具,率先向外走去。
      “这老小子,嘴还挺硬,我就不信我还比不过你了!”
      太上皇不服输的让人去取钓具,准备和老大夫一比高下。
      *
      罗逸回去后,制定了详细的修路计划。
      这多少有些难度,毕竟这修路范围已经出了白马关,首先就要和雍州知府取得联系,达成共识才行。
      之前白马关修路,是因为白马关本来就是安王府的属地,一切都是安王府说了算。
      安王府一声令下,调拨钱粮,传令各县镇都行动起来,征集民夫,从府城向四面八方修缮官道和驿站,又铺设了各个县城到村镇的大路,各村镇出人出力,也算是服遥役的一种。
      可是别的州府就不一样了,征集民夫服遥役修路,这钱粮谁出?
      除非是朝廷下令修路,做出预算,从各州府上交的赋税中扣除,否则官府没有征用的权利。
      从多方考虑之后,罗逸又来到了新庙村。
      “爷爷,要修通白马关到雍州的官道,由我安王府出人出力,问题倒是不大,只是到雍州之后再往东走,就不好说了,毕竟路途遥远,所需费用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朝廷不出这笔钱,官府恐怕无能为力!”
      罗逸把自己考虑到的问题,都说了出来。
      要修缮几千里的官道,绝非易事,遇到的阻碍必定不小,老安王看着他问道:“那你的意思是不修了?”
      “不,这官道是一定要修的,修通道路的好处,我们都看到了,困难再多,阻力再大,我都要修!”
      罗逸斩钉截铁的说。
      只是现在要如何启动这个计划,还有待商榷。
      毕竟那位还在这儿住着呢!
      “爷爷,我觉得此事要禀告太上皇知道,最好能讨得一份口谕,让各州府配合修路计划!”
      “你这个想法虽然不错,但是每年所收赋税有限,又各有去处,不知道能不能抽调一部分来修路也是个大问题!”
      老安王有所顾虑,不过也觉得可以一试,“你的计划书带来了没有?咱们去见过太上皇,看看他要如何决断!”
      “带来了!”
      “'好,先去见过太上皇再说!”
      太上皇看过罗逸的计划书,又仔细听他做了讲解,觉得这个修路计划可行,这两年白马关的发展他可是看在眼里的,若以后大越都依照白马关的发展方向,何愁不国富民强。
      而且这两年,国库也稍微丰盈起来,修通各州府官道,确实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暂时的困难都是能克服的。
      “启禀太上皇,此修路计划只是在原有官道的基础上进行,修缮加宽铺设水泥即可,只需将崎岖难行的地方,加以改道,缩短各州府的路途,方便百姓出行,商贾往来,互通有无,于我大越的发展好处多多!”
      罗逸在计划书中早已分析了利弊,虽然修路势在必行,不过多一些助力,定会事半功倍。
      “此事事关重大,我会传信到京城,让皇上定夺此事,在此之前,你先修通白马关至雍州之间的官道,看看是否可行!”
      “是!”
      “好,传我口谕,此事由你全权负责,雍州府结合实际情况,必须全力配合!”
      “是,臣遵旨!”
      罗逸领了太上皇的口谕,先回了白马关,打算启动修路计划。
      时间过得很快,马上又要迎来秋收。
      要开始忙碌秋收之前,陆家还有一件喜事要办,就是二壮和三壮娶妻。
      去年开春,村里考中秀才的十个学子又参加了乡试,不出意外的,又全考中了举人,四壮还是解元。
      顿时,整个白马关都沸腾了。
      一个村子里竟然同时出了十个举人,第一名还有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少年,这真是太神奇了!
      新庙村在白马关,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存在。
      不少人都把新庙村当成了,专门出文曲星的圣地来瞻仰。
      来到新庙的一看,都觉得新庙村是一

第551 章 回来就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