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一大早苏舒便拿着韩煜城寄给公婆的东西给他们拿了过去。
“这老三也真是的,自己都是要当爹的人了,怎么还这么不会打算,这钱留着等孩子生下来,给孩子买布做衣裳鞋袜也成了,给了我们这两老不死了也是糟蹋了。”
马桂花虽然嘴里说着嫌弃的话,可眼里的笑意是怎么也掩饰不住,她这么说也不过是不想儿媳妇心里埋怨她老儿子罢了。
韩大勇扯着烟袋锅子坐在一边,听了自己老婆子的话也认同似的点点头。
苏舒失笑,她语带埋怨地说:
“看娘你说的这是什么话,煜城是您九死一生生下来的儿子,若您没资格穿他买回来的衣服,那家里这些人谁有资格穿...
布料既然买回来了,那您和爹就好好做身新衣服出来,而且你和爹都已经多少年没做过新衣服了,这也是全了煜城一片孝心不是。”
马桂花见苏舒面上是真没有一点勉强的意思,心里这才安定下来,,她就怕老三没跟她媳妇商量就给他们老两口买衣服,两口子之后会闹矛盾。
如今看来,她看人的眼光还如年轻时一样,给小儿子娶的这个媳妇还真没娶错,虽然有些爱干净的小毛病,但大方也是真大方。
这要是村里男人不跟自家媳妇商量,就将东西买了,那些小媳妇不跟自家汉子闹个天翻地覆那是不会罢休的。
就连她两个大儿媳也是这样,虽然平时吃用都不少他们的,但说买东西孝敬那还真没有。
老两口在屋里看布料,苏舒则去了厨房帮忙。
厨房里韩大嫂正煮着早饭,韩二嫂在另外一个锅里煮猪食。
没错老韩家里是养了猪了,两头半大的猪仔,是今年过年时抓的,养到过年,一头自家吃,一头拿去换工分。
两头猪是韩大嫂韩二嫂一起养的,毕竟她们虽然已经分家了,可现在还在一个锅里吃饭呢,手里没有钱,就是想搬出去他们也办不到啊。
况且现在在老屋住的是青砖瓦房,等搬出去了总不可能再住回土坯房吧,那样的话还不如不搬呢。
韩大嫂虽然不用搬出去,可钱谁不稀罕,能赚钱的事,她比什么都积极。
为了保证家里猪仔的体重,她们每天都得在上工前将今天一天的猪食准备好。
所以她们每天做饭时,猪食都是不是跟着一块儿做的。
好在家里熬猪食的锅是找人特意定制的,虽然都在厨房里煮,但其实味道并不难闻,都是些番薯藤、野草、菜叶子。
前些年闹灾荒的时候,人吃的连现在猪吃的都不如呢,所以老韩家的人对此也没什么不习惯的,苏舒也挺适应的。
毕竟在她上辈子她奶奶还在的时候,家里也是养了猪的。
那时候她每天早上去上学时最期待的就是奶奶变魔法似的从煮猪食的锅里捞出来两个已经煮熟了的大白鸡蛋。
不过苏舒在老韩家早餐一般是不会吃饱的,因为她还有空间。
自从怀了孩子后,苏舒这些日子都在有意识地给自己进补。
她空间里鸡鸭肉不缺、鸡鸭蛋也充足,就是之前去县城培训时,能买到肉时,她也会尽量多买些。
买的那些东西再加上空间里有的,足够苏舒每天吃的饱饱的而且还营养充足。
不过要说老韩家亏待她了那还真没有,虽然不能吃肉,但每天一个鸡蛋还是少不了的。
而且因为马桂花背地里的补贴,她隔三差五还能吃块饼干、糕点或者是多给她蒸个鸡蛋羹什么的。
苏舒对此十分感动,因此在之前培训的时候也会经常带东西回来。
只是老人家舍不得吃这些好东西,不是留着给她补充营养,就是给家里的孩子们打打牙祭,他们自己吃的反倒是不多。
苏舒对此也是无可奈何,等她培训结束后,也没了光明正大地拿东西回来的理
第70章 做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