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百一十八章 黄河之水天上来[1/2页]

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 岭南仨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东北冰天雪地的时候。
      河套平原同样开始入冬,在河套平原东部的乌拉山,这里就是黄河河套段的平原收束地带。
      此时负责该地区工作的方恒,看着上游各地反馈回来的气温数据、河面浮冰情况,知道黄河秋冬凌汛即将来临。
      “通知所有人,按照之前的方案,开始堵河。”
      “明白。”
      尖锐的铃声,有条不紊的民兵、工兵,迅速按照计划行动起来。
      北斜坡上,一个个巨大的铁笼子,里面已经装满了石头和沙袋,蒸汽推土机将铁笼子推下斜坡。
      铁笼子在斜坡上滑下河道。
      扑通!铁笼子是边长为2米的正方体,掉入河道之中,并没有被淹没,还有一小半露出河面。
      此时黄河上游的径流量,大概在400亿~600亿立方米左右,占据全河年径流量的50%左右。
      不过黄河的河水集中在夏季,冬季径流量不到十分之一。
      冬季河道的水深才1.5米左右,这也是选择冬季堵河的原因,因为此时河水水量不多。
      随着一个??铁笼子堆积在河道中,宽度762米的河面,迅速被三道铁笼障碍物挡住。
      当然,由于铁笼子之间存在间隙,水流还是可以从中窜过去。
      只是早已准备就绪的民兵、工兵,推着手推车,将一袋袋沙子倒入河道之中,而倒沙袋的区域,就是三道铁笼坝子之间的区域。
      第一道铁笼靶子上,方恒已经看到了河水正缓慢上涨着,不过水面平静下来之后,开始出现一层薄冰。
      他当机立断:“开始造冰坝。”
      干冰工厂全力生产了好几天,早就储备了两百多吨干冰,这些干冰被投入河道之中,迅速在第一道铁笼坝子之前,冻结了好几十米长度的河面,而且连河底都冻住了。
      “继续抽水造冰。”
      蒸汽抽水机将上游的河水抽上来,然后让这些水浇到冰面上,加上不断投入的干冰。
      不到五个小时,一条高度15米、宽度100米、长度800米的冰坝,就出现在第一道铁笼坝子之前,黄河被阻断了。
      但是方恒并没有停止,因为冰坝并不保险,必须继续扩大冰坝。
      不过接下来的冰坝坝体,会以河道中心向上游凸出,形成拱坝形状,将冰坝的压力传导到两侧山体之中。
      而冰坝后面的铁笼坝、沙袋坝,会继续修建加固,计划形成坝体长度1200米、宽度200米、高度25米的大坝。
      当然,无论是冰坝,还是土坝,都是临时使用几年的东西。
      主要是为了让黄河河套段的水位置抬高5米左右,只要达到5米水位,就可以开始挖开北进渠的拦水坝,引导黄河冲刷北进渠。
      冰坝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案。
      毕竟一旦北进渠被冲刷完成,那乌拉山河口的水坝压力,自然会下降。
      连续一个星期,冰坝厚度、高度、宽度都在迅速增加着。
      而河套地区的黄河河水,也现在迅速上涨,此时水位已经突破到3.7米,淹没了沿岸大片低洼地区。
      在后世的乌梁素海位置,河水迅速汹涌而入,这个湖泊被提前一千多年造出来。
      新历5年,12月16日。
      河套气温下降到零下12摄氏度,这极大加强了冰坝的建造和维护。
      经过半个多月的蓄水,黄河在河套平原东部的水面高度上升到8.3米。
      而在北进渠附近,黄河水面也抬升到5.5米。
      早在这里紧盯着的古求新,知道不能等下去了:“掘开拦水坝。”
      轰!拦水坝被爆破炸药炸开一道小口。
      顿时汹涌澎湃的黄河之水,宛如万马奔腾一般,从那一道缺口之中挤过去,坝体迅速被冲开。
      冰冷刺骨的水流,在狭长又松松垮垮的渠道中一路向北。
      北进渠全长176公里,平均宽度只有5米,这极大提升了水流的流速。
      不到15个小时,河水就冲进来瀚海低地,瀚海低地的平均海拔只有800~1000米,而河套平原的海拔却是900~1200米。
     

第六百一十八章 黄河之水天上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