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子义来了?”
      “已到下邳,子龙传来消息,太史慈正往谯县赶来。”
      “好!好啊。”
      刘备放下手里的竹简,来回踱了几步,立刻出门!
      “走,去城门口!”
      根据赵云的消息,太史慈打算协助攻打沛国,不愿意在下邳混吃等死,所以便独自启程。
      赵云发出的消息稍稍早于太史慈出发的时间。
      既然这消息被送到了谯县,那么太史慈应该也快到谯县了。
      或许,天黑之前就能见到太史慈!
      登上城楼,举目东望。
      刘备瞥见了北海风云……
      数月前的临淄。
      刘备见到了风尘仆仆的太史慈。
      “要我去拯救北海?”
      听到太史慈的请求时,刘备有些不敢相信。
      要知道,他兵不过万,最高职位也就平原郡守。
      而孔融,是北海国相,掌握着青州数一数二的大地盘!
      这样的巨佬,还要他刘备去救?这不是开玩笑嘛。
      黄巾再猛,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刘备又不是没打过黄巾,交手十年,黄巾军的实力,他是知道的。
      就凭北海国的底蕴,区区一个管亥,手到擒来。
      所以,太史慈带来的,很可能是假消息。
      不过,此人能够单枪匹马,突破重重包围,着实不凡。
      于是,刘备就设宴款待,邀请太史慈入伙,却完全忘记了太史慈此行的诉求。
      “使君切莫耽搁,晚了恐怕就见不到孔北海的活人,而只能见到其首级了。”
      “!”
      刘备吃惊地看着太史慈。
      见对方神色着急,不像扯谎。
      遂问:“北海郡国的局势已经危急到这种程度了吗?”
      “过之而无不及也。”
      嘶~
      见到刘备有些不信,太史慈无比诚恳道:
      “我乃东莱之人,与孔北海非亲非故,慕名而为之效力。今北海遭暴乱围城,危在旦夕,素闻使君仁义于世,不会见死不救,故特来求助使君。在我家危难时,得到其不少帮助,我是为了报答孔北海的恩情,所以不辞万死而突出重围来报信,我相信仁义天下的使君必会施以援手,拜托了!”
      于是,刘备就带兵三千,解北海之围。
      事后,他再次请太史慈一起去徐州,却被婉拒。
      这些事情虽然仅仅过去几个月,却好像已经好久了。
      刘备摇摇头,感慨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当时,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平原郡守。
      孔融是北海国相,并且是知名当世的大儒。
      无论名气还是地盘,他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那时候,他邀请太史慈入伙,是鼓了很大勇气的,最后确实没有成功。
      这倒不是说太史慈怎样怎样,而是客观上他这边并没有拿得出手的资源。
      “我已经二十七岁了。”太史慈道,“早年为郡守出头,得罪了州里,不得已逃亡辽东。
      “辽东公孙度也算一个雄主,可惜无意入关。
      “在辽东许多年,我并没有得到晋升。
      “如今重回旧地,我只想以七尺之躯报效国家,成全生前身后名。”
      在刘备驰援徐州之前。
      太史慈送别的时候,是这么说的。
      这个二十七岁的男人,身上是有案底的。
      如今风声过了,他才有机会回家。
      他厌恶了东躲西藏的日子。
      他不想当贼,只想当正规军,最好成为当世名将,铸就辉煌。
   

30 一箭东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