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答应庄闲呢?
李二有些犹豫。
杜如晦沉吟后问道:“那个小积石山是不是从来没有纳入过管辖之内?”
李二听出他的意思,他也很狐疑。
庄大郎要的爵位是李唐的爵位,他有大功劳在身上,封个县男什么的没问题,不过这采邑怎么会选择国境之外的地方呢?
程咬金说了一句话,让他才做出来决定。
“庄闲说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小积石山虽然在吐谷浑,但是他愿意在此建立势力,为国拓边作战做准备,他还说,‘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陛下赏不赏这个爵位不要紧,赏什么爵位都不打紧,蓝海部的位置深入敌境,有千余甲士,便能扼守住南北要津,他不可能放弃。”
这些话,顿时让在场的人肃然起敬。
前一句出自《诗经·北山》,李二自是听过。
后一句则是庄闲截取自明朝杨涟遭魏忠贤迫害时的遗言。
在李二听得却是心里无比震动。
没有对李唐王朝对自己无比的忠诚是说不出这话啊!
杜如晦也叹道:“说得太好了。陛下,就凭这份赤诚忠心,老臣赞同分封庄大郎爵位。”
李二当然不会这么随意答应。
没过多会,庄闲便拿着一叠子纸过来,拼在一起……就成了已答复舆图,不过有些地方庄闲没到过,只能大概画了两笔。
舆图清晰而细致,程咬金和牛进达一下就看懂,不仅再次心中提升了庄闲的重量。
最后一个接到舆图的是杜如晦,他看得跟仔细了,越看越惊诧,这种作图方式闻所未闻,做出来的舆图简洁明了不说,还能客观地描绘出山脉河流的走向,完全可以照图安排耕作之类的经济行为。
这图不但军事上有大用处,连民事上也是极好的工具。
这少年太厉害了!
“这里是吐蕃辖地?比吐谷浑的地方还要高?”
庄闲点头:“正是这样,而且他们附和一个道理,那就是越贫苦的地区的人越是强壮,战力越强!”
“怎么可能?”
话虽这样,其实所有人还是想通了……庄闲说的对,除了大唐这个特例……
“那大唐呢?很富裕不是也很强吗?”
“那是因为武器的代差,在强悍的士兵没有好的武器也是送人头,反之亦然。国家战争要想取得胜利,光凭个人勇武是不够的,还有几点因素更为关键,那就是士兵纪律性和荣誉感,国家组织动员能力,以及粮草是否足够。当然还有国家之外的因素。”
李二点点头:“那什么事国家之外的因素?”
“比如天气,再比如地形,还有人祸!”
“人祸?”
庄闲举例道:“比如去年冬天,吐谷浑遭遇雪灾,但伏允王庭根本未做赈灾抚恤,日柱王则唆使
第135章 我误解你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