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长安而不入,庄闲归心似箭,带着车队直奔庄家庄。
现在叫“庄”其实已经不合时宜,庄闲走的时候,柴家和李家的田庄都已经并进来,庄家现在的田地已经横亘涝水和沣水之间,多达四千余顷,差不多合五十万七千多唐亩。
最西端是涝水畔的一处草泽,最南端是秦岭北麓的草坡,最东段临近秦渡。
北面就是长安西郊了,那里更多的是权贵们的庄子,几乎没有扩张的可能。
西南已经连接到大批天策将士的勋田,属于非卖品。
所以这是庄家能够获得最大范围田地。
没进庄子,庄闲就再次看到网格状的水道里无数的鸭子浩浩荡荡。
看样子,这段时间庄子里的人也没闲着,已经大量繁育起了鸭群。
再往远处看去,大片的稻田已经种上水稻,绿茵茵无边无际。
庄闲是站在车架上用望远镜看得,还能看到成片的桑麻和高粱。
按照唐律,关中其实应该大面积种植糜子,少量种植桑树。
不过权贵的田庄大多将这条唐律无视了。
庄闲接手了柴家和李家的田庄,也算是有“权贵”后台了,所以他临走的时候要求父母按照他的规划整合庄园。
现在看来成果斐然啊!
庄闲并不清楚,庄平安和姚氏为了整合着扩大了几十倍不止的超大型田庄,呕心沥血,埋头苦干了很久,现如今才堪堪算是完成。
这还是在柴家柴福老管家的帮助下在做到的。
他临走时随口安排了大量的工程任务,包括扩建自家的庄院,招收流民、整合佃农,打散之后和自家的庄户分流成立三到五个村子,还要在这些村里健全组织,进行教育。
加上中间有一次收割,趁着农忙还要开沟清渠,孵化鸭子等等。
庄闲走的这段时间,可把一群老汉给忙坏了。
此时的田庄,已经建成了北庄村、南庄村和东庄堡三个村庄,以及一个专门用来养鸭子的西泽大队部。
老兵们也分散了,两个人负责一个村子,一个搞农业和建筑,一个搞治安联防。
还有十个人专门训练“家丁”,家丁已经达到四百多人。
东庄堡就是原本的庄家庄子,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堡寨,庄平安和姚氏镇在此处。
整个田庄已经有三千多人口,哈认养了四百多孤儿,买了十来个奴仆。
庄闲回家都有种走错地方的感觉。
小七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鸭子,更是震撼不已。
小七身后那些小胡儿们,也盯着鸭子……还有那些鸭司令们,羡慕的不得了。
鸭司令都是童子军,之前鸭子被全部扑杀,这些小家伙可是伤心了好一阵,好在没多久小鸭子就孵出来了,他们一个个轻车熟路,再次带着小鸭子们上阵。
几个月下来,鸭群越来越庞大,现在一个鸭司令要率领上千之鸭子,几乎没有一个闲着的童子军,只有那些三四岁的孩子们只能跟着哥哥姐姐身后呼啸着玩耍。
&n
第138章 秋日归来仍是少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