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3章 海盐增产[2/2页]

侯门贵妾 淡淡紫Y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时的。
      于是,开口说道:“行,我会转告给平清王府的小王爷,到时,你再跟他说。再有,你之前的这些荐议,我会让他转呈圣上给你奖赏。”
      啊?
      个什么意思?
      自己不会搬石头砸自己脚吧?
      皇帝这话也接得太没诚意了吧。
      行吧,您老就装吧。
      不过,本少爷是不可能跟你回京去找那个平清王爷的。
      本少爷又不是傻子,跟着你们回京城,还不是羊入虎口,正合谢玉珩心意吗?
      谢玉珩看着面前的小姑娘听到明正帝的话后,不可思议地睁着一双圆溜溜的大水眸,转夕便垂下眼敛。
      小姑娘那转夕即逝的眼眸里可谓缤彩纷呈,五味杂陈啊!
      这一夜,谢玉珩倒是少有的睡了个舒心觉。
      汪彤儿躺到床上却是如烙饼地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心中害怕,自己敬献给皇帝这些超前的荐议,别让皇帝把自己当做异类给“咔嚓”掉!
      于是,第二天一早,成功地顶了个黑眼圈出来。
      ······
      明正帝自从登基以来,今年可谓是大丰收的一年。
      先是谢玉珩去赣州一趟,不但惩治了贪官污吏。查处了奸商,且抄了他们贪赃枉法所得来的银子,收缴到国库中。
      这一次,单就朱延深这一家抄来的银子估计跟赣州吴知府季啸几户加起来差不多。
      国库的银子又是蹭蹭地往上增······
      可见古代贩私盐跟现代人贩毒的利润差不离八,都属暴利型的。
      难怪有人冒着抄家杀头的风险也要涉险。
      想这朱延深好好的盐商不做,非要做那起子违法乱纪,有命赚钱没命享的营生来。
      因为古代生产盐都是是民间进行,官府统一收购,再向外销售。
      这其中就产生了盐商,朱延深就是官盐领域中最大的盐商。
      常言道:天高皇帝远,县官不如现管。
      你再管理的紧,都会有漏洞的。
      头脑灵活的朱延深利用这漏洞把盐民晒出来的海盐,其中百分之二三十偷偷占为己有拿出去卖掉。
      只是明正帝怎么都想象不到这朱延深的脑子是怎么想的?
      竟然把私盐偷偷地从水路运出去,卖给紧邻溱州两千多里的齐国。
      然后,齐国商人再加上利润回头又卖给大周朝。
      从朱延深这样子的操作,既看出来他胆大包天,置可怜的穷苦老百姓于不顾,使得市面上的盐越来越贵,普通穷人家更是买不起盐。
      从中也瞧出来他狡诈的一面。
      他把私盐偷偷卖到别国,一般官府是很难查得出来的。
      你要是卖给本国的私盐贩子,只要被官府逮住,顺藤摸瓜很快就会查到他身上去的。
      又说明盐在官府垄断下让不法分子为了暴利铤而走险的事是层出不穷,永无此境的。
      ------题外话------
      汪彤儿躺到床上却是如烙饼地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心中害怕,自己敬献给皇帝这些超前的荐议,别让皇帝把自己当做异类给“咔嚓”掉!
      70
      wa

第183章 海盐增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