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四十三章 白文选劝返马惟兴[1/2页]

1658残明血歌 木子慎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平南军很近,清军又很远。
      张煌言派遣的使节在升龙城交涉的很顺利,除了白文选部数千人的兵械全数留给安南,只带马匹入境外,平南军另外许诺以火枪一千支,火炮20门换取供应粮米2万担,并白文选部沿途粮草供应。
      安南国王黎利承诺派兵护送,并派船直接将白文选部数千人,运送至红河入海口交割,平南军派出信使同行,张煌言和李勋带着南洋水师半数炮舰和运输船队,在入海口外驻扎,等待。
      不是不敢反对,平南军的炮舰只是一艘齐射,安南军的气势就崩了,何况是已经在两广站稳脚跟的平南军陆师?
      惹不起,惹不起,快快送走便是。
      平南军信使随着安南军派出的船队,逆流北上。
      白文选、李嗣兴部经过一个半月的跋涉,终于到达了临安府与安南边境,原先的沐氏勋庄附近,再次安营扎寨,暂作喘息。
      沿路不是没有遇到清军,两部数次壁虎断尾,才甩开了追兵,在秦三省的建议下,休整过后,进入越南暂避,等待进一步的交涉,以及广州的回应。
      至于清军,在情况未明之时,未必敢追进安南。毕竟,他们的主要准备方向,是缅甸的永历皇帝行在。
      秦三省能想明白的,白文选、李嗣兴自然也能想明白,两人闷闷不乐。倒是张国用、赵得胜为首的普通将士们,有些欢喜,回到了熟悉的云南,不用在艰苦异常、疾病丛生的缅甸苦挨,何况还有了明确的去向:两广,以后再也不是孤军奋战了。
      “三省,怎么样,明日可以顺利入境吗?安南若是来战,我等便该好好准备了。”
      看到秦三省从安南方向归来,白文选急忙问道。
      不由得他不着急,背后的追兵只有三日路程,做先锋的还是原先的老熟人马惟兴,面对熟人,心态复杂,一时间不太想和故友纠缠,只想早走了之。
      “殿下莫急,安南已报上去了,相信再有几日,就会有消息的。我相信我家殿下,定会妥善安排的。”
      “殿下要是着急,何不想法子,将马惟兴重新拉过来?这样兄弟团聚,岂不美哉?”
      李嗣兴起了好奇心:“周王殿下,可以接受?”
      秦三省干脆利落:“为何不接受?我军如今的江西提督,曹振业曹统制,当初还是清军将领呢,不一样受到重用?马惟兴当初力尽而降,情有可原。殿下、世子在此,无非就是派个使节而已,又不费事。”
      白文选点点头,他倒是不愿意兵戈相见,若是重新拉拢马惟兴回来,无论是对他、还是对平南军,都是好事。
      说干就干,白文选当即写了封亲笔信,叫来一个认识马惟兴的亲兵,叮嘱了几句,送他出了营地。
      马惟兴有些为难,他本来是和祁三升一起,跟随吴三桂的亲信总兵马宁向木邦开进的,结果半路遇到这股明军,打了两场才知道是昔日密友白文选部。他们已经从缅甸归来,看方向是想去两广和平南军会合。
      于是,马宁派遣副都统赵国柱带领马惟兴、祁三升等部一路追击,一直追进了临安府与安南边境。
      根据哨探报告,白文选部已经在边境险要处扎营,不知所为何事。
      马惟兴虽然是先锋,但是麾下一营的军官,都是吴三桂派来的关宁兵,跟在后面的祁三升也是如此。副都统赵国柱统领着一部分汉军旗和绿营,在后面督战。
      白文选的信使,倒是遇见了熟人,顺利地趁夜进入了马惟兴的营地,将书信送于马惟兴。
     &nb

第一百四十三章 白文选劝返马惟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