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号定了,接下来就是年号。
议事的文臣武将很多,各种引经据典的年号,也是不少。
谁都想在开国这样的大事上,留下自己的痕迹,纵然争得面红耳赤,也不愿意松口。
殊不知,李柘本人对此毫无想法,他想要的,仅仅只是能够与大明区分开来,更能说明平南军功绩、更有辨识度的大义名称而已。
最后、还是李柘一言而决,定年号为“承明”,以明年(1663年)为承明元年,取不忘前事之意,顺便也给那些依旧心怀大明、生怕被翻旧账的人一些心理安慰。
“陛下,不知何日举行祭天登极仪式?”
连城璧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新王朝的开辟,需要祭告天地,承天应命。
“不急,取吉日祭祀孝陵即可,南京初定,江浙初定,清兵在北方虎视眈眈,不宜糜费。”
“我欲效仿太祖在南京称吴王旧事,建国称王,何时光复山河,完全金瓯,再登极称帝不迟!”
“各位以为如何?”
称王而不称帝,这就是李柘的真实想法。
平南军一阵豪赌,冒险夺了江南,进了南京,但在此地的根基,并不安稳,平南军的政策尚未铺开,降兵降官数不胜数,各种关系盘根错节,不说比得上经营多时的两广,就连刚入手的福建北部都不如。
江南豪富,素来号称温柔冢,不梳理完全了,李柘在南京岂能做的安稳?
李柘宁愿维持当前以周王府旧制为核心的战时状态,也不愿在无穷无尽的开国利益瓜分上,让麾下离心离德。
要是那样,称帝就是个笑话。
众人都不是傻子,李柘话语之中恢复河山、北伐之意那么明显,要是还不明白,就真是个傻瓜了。
“殿下万安,我等必齐心协力,北伐功成!”
“好!”
祭拜明孝陵后的大周,动作频频。
先是宣布以南京为行在,改广州政务学堂为皇家政务大学,改广州军事学堂为皇家军事大学,分南直隶为江苏、浙江、安徽三省。
宣布改王相府为内阁,诸司署升格为部,连城璧、张煌言,夏时勉、顾炎武入阁,统管政务诸事。
宣布废除文武官员所有前明爵位,以大周官职体系为准。
宣布改军帅司为帅府,周王李柘为唯一统帅,因王兴在广州之罪,废除副帅一职。
宣布改三个暂编镇为第二十镇、第二十一镇,第二十二镇,军官如旧。
新建大周第一军,以曹振业为都统制,下辖第一镇、第十一镇,第二十镇。
新建大周第二军、以王三国为都统制,下辖第二镇、第五镇、第二十一镇。
新建大周第三军,以王归正为都统制,下辖第三镇、第十镇、第十五镇。
新建大周第四军,以白文选为都统制,下辖第四镇,第十四镇,第十六镇。
新建大周第五军,以李定国为都统制,下辖第十七镇、第十八镇、第十九镇。
以高青林为广西提督,下辖第六镇、第七镇,第八镇。
以许名臣为湖南提督,第十三镇驻守常德,辰州不
第一百九十六章 第一波东线攻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