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盛京末路[1/2页]
1658残明血歌
木子慎之
春风又绿江南岸,
远在长城边上的大同和宣化,青草才刚刚露出尖尖角。
依旧春寒料峭。
鳌拜有点恼怒图海的不识相。
自己派了援军到大同,维持住了局面,图海冬天答应的好好的,可是丢了数座城池。
这还不算,春风刚到,图海就悄咪咪地跑了。
带着他冬天移防前线的两万精锐骑兵,跑了个无影无踪。
等到大同府城驻军发现之时,满大同都找不到人影了。
府城丢给了鳌拜的援军,周军兵临城下。
鳌拜费了好大劲,才探知图海率队去了草原,企图通过草原,回援盛京。
大同已经守不住了,连太原都守不住,漫天大雪都挡不住,剩下的那些乌合之众能干什么?
听起来还有数十万人,真能上阵野战的,加上鳌拜的宣化府,都不到七万人。
盛京危急,朝廷危急,图海是个忠实的将领,去了辽东,护驾才是硬道理。
在大同和周军拼个你死我活,不是他的风格。
大同丢了,还能去哪儿?
去鳌拜哪里?
被剥夺兵权,当个傀儡?
这样的生活,图海更受不了。
至于鳌拜能不能守住,守住了自然好,守不住,也是去除朝廷一大害,皇上亲政,岂不是更好?
当年太祖能从白山黑水里杀出个天下,如今,大不了退回去呗。
卷土重来未可知。
图海暗自勉励自己。
辽东的战况,图海也有耳闻,信郡王虽然骁勇,但未曾和周军接战过,未免会吃大亏。
有他在,可保盛京无恙。
再说了,他是将城池托付给了鳌拜,率精锐回援的,没任何罪责和毛病。
鳌拜自然是生气的。
但是也无济于事。
图海的北窜,使得周军攻击大同的行动,出乎意料的顺利,仅仅用了三天,便拿下了府城。
投降的清军,蹲满了大同城外的小平原。
李定国数路齐发,夏天的热气刚刚开始升腾,中线大军就堆上了宣化镇的城墙,灌进了万全左卫、怀安卫。
曹振业不甘示弱,集中主力,连攻一个月,突破怀来卫、延庆卫,逼近宣府镇驻地。
鳌拜跑了。
像图海一样,连像样的防守都没有,带着精锐跑进了草原。
马宝倒是当面撞上,追逐打了数场,未能拦截得住,鳌拜断尾求生,跑进了草原深处。
东线周军、中线周军在宣府镇会师。
长城关内战事,至此停息。
曹振业、王归正如愿封侯,同批封伯者,还有数人。
封赏庆祝进行了数日,中线行营解散,李定国留在了京城帅府。
第七军划拨东线,增援金州。第三军驻守宣府镇,马宝回军甘肃,第四军返回陕西,暂时休整。
出关作战,最难的,不是随时可能出现的敌人,而是气候。
尽管在北上的数次大战后,招募了众多的当地人,作为补充兵员,填充进了各镇,但是依旧有大量的军官,是黄河以南的。
虽然已经四月份,关外依旧冷若冰霜。
山海关一线,几乎没有挡住曹振业,倒戈的倒戈,投降的投降。第二百四十六章 盛京末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