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四十九章 延平王的执念[1/2页]

1658残明血歌 木子慎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延平王躺在榻上,脑海里开始回想反清复明以来的点点滴滴。
      受隆武帝赏识,与父亲决裂,首次练兵,整合家族,尽起大军数次攻入长江,一度大的清军狼奔豕突,却功亏一篑,为了保全家族,以及延平王府最后的元气,漂洋过海,驱逐荷兰夷人,在偌大的台湾岛上开荒。
      如今,粮草不缺了,饷银也是充足,只是士气愈发低落,士兵们愈发安稳了。
      觉得这样不错,有吃有喝有穿、还不用和凶恶的满清打仗,和过往相比,实在是好的不能再好,这样的人,有很多。
      也有不少人心怀家乡,想要打回去,只是,如今的福建,是大周领土,打不赢,也没有开战的理由。
      自从数年前盟约成立,郑军和周军就没打过仗,反而接受到不少的善意。
      以至于,平南军变成周军,平南王府变成大周之后,原本留守中左所等沿海岛屿的诸多驻军,拒绝了他命令全军返回台湾的指令,一股脑投靠了蒸蒸日上的大周友军。
      或回乡种田,或考试当官做吏,或经选拔后重新加入周军,反正是各有各的去处,将领们投靠的也有不少。
      总理留守军务的世子郑经,反应很慢,几乎没有起到任何阻拦的作用,携带亲军返回了台湾。
      可恨啊,生子当如李辅明!
      最新的消息已经传来,大周已经恢复了大明旧疆,李柘称帝,他的妹子郑采薇已经正式成了大周的皇后,母仪天下。
      只是,不管是出于嫉妒,还是自立,还是对大明最后的忠诚,大周建国,延平王没有派使节前去祝贺,李柘给他的封号,他也没有接受,固守着“延平郡王”名号,以及以军人为主的延平王府,整个台湾,宛如郑家私产。
      大周升格为帝国,同样没有祝贺。
      倒是郑采薇每年送的年礼、节礼,作为兄长,来者不拒。
      对于李柘,他的感情很复杂,一度以为是小弟弟,突然成了大皇帝,任他英雄半生,也没有转过弯来。
      好在,李柘还依稀是当年签署盟约时的李柘,当年允诺的福建关税,每年依旧结算,换来的,是延平王对沿海地区部下投周的默许。
      不默许也不行,实在是打不过。
      只是,李柘最终都没有救出永历皇帝,让他心中始终扎了一根刺。
      他没见过永历皇帝,自然也谈不上对他本人的忠诚,只是,国姓大明始终是一面不倒的旗帜,如今皇帝不在了,就最有即位资格的鲁王和唐王也已经化作了白骨。
      大明,真的不在了。
      每每思及此处,他都忍不住落泪。
      天下之大,他却不知该去向何处。
      “陛下,陛下,臣愧对陛下知遇之恩啊,陛下”
      想起隆武皇帝最后的嘱托,延平王禁不住潸然泪下,不是臣不努力,实在是友军太疯狂啊。
      “陛下!”
      延平王还在壮年,却也已经不是昔日的延平王了。
      这是部将近乎一致的感觉,虽然他还是英明神武,还是指挥若定,还是智慧若斯,只是这脾气,越来越暴躁,对部下越来越严苛了。
   &

第二百四十九章 延平王的执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