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烈度突然加大,几乎每日都在攻城、交战。
格罗诺夫确实是悍不畏死,多次出城突袭周军攻城队伍,队形不怎么整齐,凶悍之气怎么也遮掩不住。
冲在前头的降兵们不是对手,在吃过一次被列阵而击的大亏之后,格罗诺夫带领的罗刹骑兵,再也不直接冲击周军严整军阵,打着圈儿追着降兵四处猛打。
鳌拜的皇帝仪仗,每日都在内城墙上出现,引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徐九亨的爆破战术很给力。
只用了五日,就带队攻破了外城,周军一拥而入,将内城团团围住。
躺在地上的尸体多了,
投降的人,也越发地多了。
攻外城的降军因功获得赦免,并记录军功,从此加入大周。破城后的降兵们,开始作为先锋,攻打内城。
不堪一击。
一旦人心打开了缺口,再坚固的城防也无济于事。
就连凶悍的格罗诺夫,见状不妙,抢了数家官员,弃城北逃,在损失了半数兵力后,冲破周军拦阻,冲进了茫茫草原。
皇城被围。
鳌拜身边,孤家寡人。
就连亲族,都已改头换面,各自逃散。
鳌拜坐在皇位上,皇位是金子打造的龙椅,金灿灿,很重,背靠上面雕着九条龙,仿照的是昔日京城里的九龙壁。
大殿里空荡荡的,远处的血腥气和硝烟,随着风灌进大殿。
有些呛人。
鳌拜伸手扶了扶头上戴的冠冕,正襟危坐,右手边是一把昔年顺治皇帝赐下的御刀,乌木刀鞘,镶了几颗宝石。
他不想再跑了,天下之大,已无处可去。
罗刹人说了,北方很冷,很冷,下雪能有两人高。
他不愿失去作为大清皇帝的尊严,宁愿身披龙袍,头戴冠冕,在周军破城之后,自尽身亡。
一如当年他嘲笑过的故明崇祯皇帝。
他不是笑崇祯皇帝的殉国,而是嘲笑他挂树而死的法子,太不是男人。
大丈夫死则死矣!
他记得汉人的书里,是这么说的。
作为一名从白山黑水杀出来的巴图鲁,大金悍将,大清皇帝,他认为,自己有资格选一个自己认为有尊严的死法。
而不是行牵羊之礼,受尽亡国屈辱。
作孽太多,活不成的。
鳌拜心里想着,远远看到周军人影,已经进了皇城。
缓缓抽刀,刀光雪亮,确实是一把好刀。
横刀在颈,鳌拜连该说的绝命词都想好了,一句“朕宁自刎死,绝不屈就于敌!”,足以光耀千古。
起码,他觉得,比崇祯皇帝那个绝命诏书“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有气势的多!
武人刚烈之气,溢于言表。
殿外已被周军列阵围困,往常只有他自己能走的御道上,也堆满了军士。
两杆大旗缓缓向前,“大周北进行营王”、“大周北进行营李”迎风招展,鳌拜瞥了一眼,留恋地看了一下金碧辉煌的大殿,手有些颤抖。
这都是他的心血,他的江山啊,一朝尽丧!
“朕……”
鳌拜刚喊出来一个字,周军就有神射手开了一枪,打中了鳌拜的腿。
“啊……”
原来中枪这么疼,鳌拜心里想着,昔年的戎马生涯、战无不胜、负伤数处不下火线的回忆,涌进脑海。
“
第二百五十七章 鳌拜之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