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本该一切照旧。
一二节没课,陈放吃完早餐,早早来到店里。
“老板,这是怎么回事儿?”
沙县小吃改成了仓库,但是刚装修完,此前里面几乎是空的,只有两个货架。海一书留给陈放的库存,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
然而现在,里面满满当当,塞满了货物,只留有狭窄的过道供取货用。
一打开仓库,林娜就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
“从今天开始,送货送这里面的,不够的话,打这个电话。”说完,陈放蹲在地上,递给林娜一张名片。
这些货物,是周日送过来的,陈放让海一书找个几个人,帮忙卸的货摆好的。
“风煌,没听过哎?”林娜看了眼名片,冲陈放道:“老板,他们家的产品,质量没什么问题吧?”
“放心好了,一会儿我给你发个价格单,你照着上面的价格出货。如果价格单里没有的,还用原来的价格,但进货渠道改成风煌。”陈放回道。
“那好吧。”
林娜拿着名片,带着迟疑,坐到了电脑桌前。
价格单上的价格,比原来的销售价,至少低了百分之二十。
这家风煌生化,是茂达的子公司,是家分销商。不过他们的产品,主要来自东南沿海的代加工,然后自己贴牌,而不是来自己各大厂家。
为了利益最大化,唐宗敬不但要打垮德光,也不打算给冰城的分销商活路。
其实,德光的手套、口罩等耗材,有一半以上也是请的代加工,然后贴牌。只是他们做的没那么绝,是跟分销商合作,让人家贴的“德光”的牌子。
至于试剂,也是买大品牌的大包装,然后分装成小包装,贴上自己的牌子。
代工这东西,并不代表质量差,只要你肯出钱加价,质量可以做到比原厂家还好。因为这些所谓的原厂家,其实很多也是贴牌的,只是打出了自己的名气。
风煌的产品,在质量上绝对要压过德光一筹。不止如此,他们还开辟了运输专线,将运输成本降低了一个档次,使得他们的产品价格反而更低,做到了真正的物美价廉。
但是这种物美价廉,只是暂时的,等到茂达垄断了一个地区的实验室市场,价格在一年内至少翻一番。
从今天起,冰城的几家化玻店,全都从风煌进货。
“喂,老刘啊,忙着呢……”
顿了顿,陈放掏出手机,先后拨通了五家分销商的电话,让他们坚持观望几天,并做好随时退出的心理准备。
这个问题,其他几家同行未必会给分销商说。
倒不是陈放好心,而是他想卖个人情。要是分销商这个时候要账,他还真就掏不出来。
别人都做了多少年了,手里肯定不缺钱,而他不一样。
能不向云清开口借钱,就尽量不开口。
三天很快过去,冰城表面上平静,整个化玻行业却暗流涌动。
工业大学南门,启辉化玻。
 
第28章 交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