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坐着谈天说地了一会,倒也相谈甚欢。
药童适时进来问何时准备用膳。
众人这才发觉已经这么晚了。
“大人,秦小姐,今天王某做东请两位去樊楼用膳如何?”
县令大人也没矫情,“好,那就让王掌柜破费了。”
秦子笑也笑眯眯道:“今天又有口福了,王大夫豪气,对我这普通人来说这樊楼的饭菜可不是经常能吃到的,这是跟着大人您沾光啦。”
“哈哈,秦小姐还真是风趣。像您这样有本事又有趣之人可真是太少了。”
县令大人暗道,你这骗鬼吧?这么有本事的人还差这口吃的?
“哈哈,请请请,阿静备车。”
“唉,王大夫,我看咱还是走着去吧,樊楼离这也不远,正好也让大人近距离观察他治下的百姓的生活状况。”
“大人您说呢?”秦子笑征求了一下县令大人的意见。
秦子笑是现代人的灵魂,对于古代人打心眼里就惧怕当官之人的这种心态是完全没有的。
虽然话语间依然敬着县令大人,但还是希望这县令能是一个体恤民情的好官。
这对今后自己的发展也有好处。
所以,虽然给秦子笑的印象不错,但小小的试探一下,还是有必要的。
“我也是这么个意思,坐了一路马车,进门又坐了这么长时间,属实有点腰酸背痛了。”
“年纪大了,还是得适量的活动一下筋骨。”
还好,这县令并没有太大的官架子。
从刚见县令时,秦子笑就觉得这位县令身上散发出的气势就不是一般的七品县令。
身份贵重还能如此亲民,重视民生愿意亲自做这些小事,这人的品性还是值得相交的。
前世的因着养父母医药世家的影响,秦子笑跟着养父母见过无数达官贵人,甚至是一国元首。
别看时代不一样但贵人那一套从古至今都大差不离。
“既然两位都这么说了,那咱就走吧,两位请。”
一路上,王大夫向县令讲述了一下泾阳镇的百姓生活状况。
到了樊楼,前掌柜亲自出来接待。
将人请入包房后,秦子笑轻声和前掌柜说了几句。
都入座后,司徒静又惦记起何首乌的事
“秦小姐,我能问一下您那还有多少何首乌?能分我几两吗?”
王大夫瞪了司徒静一眼,“秦小姐,你别怪小徒的鲁莽,她家有个病人急需这何首乌入药。”
“您要是有富余的,您看……”
“不妨事,我这还有很多,不瞒您说我也是最近意外得到的。”
“很、很多?”这下连县令和王大夫都有些心动了。
刚才说到自己母亲的药方里就缺这味药,又如此难得,县令也有些坐不住了。
王大夫则是因为她是个地地道道的医痴,对于这种难得的药材也是有些意动的。
“是的,大概得有个四五十斤吧,是生乌我还没来得及制。”
“天呐,您、您、您打算出售吗?这药材市场上也极其难得,价钱好说。”
第21章 我看起来很弱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