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子笑在前厅等了一会,院长讲完了课才姗姗来迟。
院长一进门就看见秦子笑安静的坐在那,手里捧着一本她上次落在这的书。
她悄悄的坐下,等着秦子笑看完。
秦子笑看到一半时感觉眼睛有些累了,就揉了揉眼。
再次准看完时,发现了靠近门边的椅子上做了一位儒雅的中年女子。
秦子笑连忙起身拜了拜,“这位就是李院长了吧?”
“真是抱歉,我刚才看书看入迷了,您什么时候进来的?”
“秦小姐也是位爱书之人,我见你看的入迷,怎好打扰您。”
李院长这才走到秦子笑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刚才来的路上我听门口的侍女说了一嘴,就赶过来详细的问一下秦小姐。”
“你是想送家里八个孩子都来读书?不知都是多大的,可否启蒙过?”
秦子笑组织了一下语言。
“是的院长,我们家的孩子都没启蒙过,十岁左右的有六个,还有两个六岁的。”
“院长,不知你们这的束?是怎么个教法?不瞒您说我之前去过金华书院了。”
“那里是按年交的束?,我听人说您这是按月交,还管一顿午饭?”
李院长默了默,“嗯,我们这里来的孩子大多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您既然也是读书人,您也应该知道这读书的费用有多高,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要是想读得起书,就要靠着全家人的供养才能读。”
“光是读书用的笔墨纸砚,还有书本就已经掏空了家底,所以家里孩子多的都会选择一个有读书天分的孩子来读书。”
“要是这个孩子读的不行,那家里就会换一个孩子接着来读。”
“为了这样的人家,还是按月交束?比较划算,普通人家能让孩子来读书就已经鼓足了勇气,我不想让这些想改变孩子命运的人无路可寻,所以我就想了这么个办法。”
李院长的一席话让秦子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原来是这样,秦子笑对古代的读书人又有了新的认识。
能遇到像李院长这样的先生是这些孩子的幸运。
就像李院长说的,普通人家为了孩子以后的前途能出的起钱让孩子去读书已经是举全家之力了。
而在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家又有几个能供得起家里的孩子读书?
一支最便宜的毛笔都要30文一支,要知道不识字没读过书的人,只能做一些力气活。
在码头出苦力一天的工钱都没有三十文。
而这还算工钱高的了,一般都只有十文到十五文一天。
而稍微识几个字,会算数的人会去铺子里做工,一天也才三十文。
一块很一般的墨都要三百文。
三百文啊,需要干多少天的苦力?需要搬运多少吨的货物才能挣到?
秦子笑自从来到这里,就对钱从没什么概念。
前世也是生活在衣食富足的家里,就算自己出去挣钱了,因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学历,也没吃过什么苦。
上一次发出对钱的感慨还是去孙奶奶家还钱那次体会到钱的用处还是很多的。
可听了李院长的话,秦子笑感到自己被深深的洗礼了。
这
第54章 我不想看到想要改变命运的孩子无路可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