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六十七章:龙虎山高手亲至![2/2页]

聊斋:我有一个剑仙娘子 九月当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居然连京城龙虎山的高手都能请得动。
      “公子,这位道门高手,起码是练气巅峰,四品的存在。”陈宝宝偷偷跟叶怀安说道。
      叶怀安默不作声的轻轻点头。
      龙虎山属于道教正一道,正一道也可以称天师道,主要是画符念咒,斩妖除魔,驱邪祈福禳灾等为主。
      像郭北县的胡道长、眼前河面上驱赶小旱魃而来的神秘道士高手,则全都是正一道。
      也就是天师道的人。
      天师道里名气最大的,当然茅山派、龙虎山了。
      不过茅山弟子如今大多在民间江湖活跃,行走世间。
      龙虎山才是如今道教正统,大齐皇城之中,很多达官贵人都是有修仙问道的习惯。
      这当然是和那位皇帝陛下脱不了干系。
      据说。
      那位皇帝陛下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宫中身穿道袍,和一众修为高深的道士,练气士,讲经说道。
      这也是很多人认为天下之乱的开始。
      但其中真正的原因,尤其是一两句话,一两个人可以说的清的。
      至于全真道,一心炼丹问道,白日飞升成仙,不游走人间,不过问俗世。
      道教本来就已经够清心寡修,隐世潜修了。
      这全真道隐世更深。
      不要说普通人,就是作为道门的龙虎山,如今执掌天下道教权柄,都找不到全真门人。
      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山门。
      也不关心着这个。
      有时候三五个人,找个深山老林一钻,一炼丹便是十几二十年,与世隔绝。
      这些人还精通阵法,通常在炼丹之所的八百里外便设置了各种阵法。
      一有风吹草动,便转移了地方。
      根本不与世人打交道。
      真正的潜修去了。
      “大家可知道,为什么这动用旱魃能力,要选择在子时和水上吗?”郑将军看着遥遥驶近的木筏,负手背后,身影挺拔如剑脊插入深邃夜空,沉声开口道。
      不等大伙说话,郑将军已经自问自答的解释起原因。
      “因为天地第一道生机蓬勃的朝阳,万丈金光,就是从水里开始慢慢升起的,所以古有先人曾说过‘春河水暖鸭先知。”
      “而且在十二个时辰里,子时是一天里的极阴时刻,但也是阴极阳生,一阳初生,太极生两仪,两仪抱太极,太极生万物,带来万物生机蓬勃的重要时刻。”
      “因为这头小旱魃还未成气候,白天无法出来,所以只能到了天阳落山,月阴出来的晚上才能借用小旱魃的能力断流楚河。
      我们既要借助小旱魃的能力,又要压制小旱魃的能力,免得勾动九天天火,造成更大范围的干旱。”
      “所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特地挑在子时,又从水面开始,目的就是既要借助小旱魃的能力,又要压制旱灾所带来的影响范围。”
      有关于子时阴极阳生,叶怀安以前专门请教过陈宝宝。
      陈宝宝的解释很通俗易懂。
      人为什么一到晚上子时,也就是在半夜十一点最容易肚子饿,总想吃夜宵?
      或是熬夜超过半夜十一点后,人反而越熬夜越精神了?
      不是因为你精神抖擞了,而是因为这个点恰好是阴极阳生,人体开始诞生第一缕生机。
      漆黑浩渺的河面,一点火光渺小。
      那木筏上的道长开始行动了。
      他从石椁上跃下。
      接着,他走向法坛桌子,焚香、念咒、摇招魂铃。
      最后他重新走向石椁。
      然后揭下贴在石椁四面缝隙处的四道黄符。
      看起来很沉重的石椁,在这位道长一掌力下,棺椁盖开启,露出里面填满的糯米,还有一口袖珍的黑色木棺。
      糯米属补中益气的阳气谷物,有辟邪拔毒的效果。
      但现在这满满一棺椁糯米已经有大半变黑,冒着浓烈尸臭味,只是站在上风口的龙王台这里闻不到。
      随着袖珍黑木棺材打开,里面是一个半朱红色半暗青色的大头死胎。
      身体干巴巴,就像是脱水的干尸。
      那死胎个头很小,还不满六月,如果满六月那就是身怀六甲的活婴了。
      这鬼胎与正常胎儿不同。
      人们常说身怀六甲,六甲是阳神,六月以上胎儿即便早产也有活命的机会。
      如果胎儿不满六月就早产,那么必定是死婴,养不活。
      不满六月出生的,不是死婴,就是鬼胎。
      这半红半青的大头邪胎,就是小旱魃了,现在大头小旱魃的额头上贴着镇尸符,一直闭着眼睛,一动不动。
      而且这小旱魃的一只胳膊瘦小些,像是肌肉萎缩证,发育不良导致的畸形。
      不过,眼前这些,站在龙王台木制栏杆后的众人,距离太遥远了,并未看到。
      他们只看到木筏上的那位道长,十指掐诀,在黑木棺材里十指连连点动,给小旱魃尸体推拿活气。
      尸体神经被推动。
      一直闭目的小旱魃张口一吐,吐出一口气,想要借助天地遁走。
      但那道长早有准备,一枚五帝铜钱截住那口气,接着重新走向船头那盏鸡皮灯笼。
      当把铜钱放入鸡皮灯笼后,神奇一幕发生了。
      鸡皮灯笼里亮起两盏火光。
      一盏火光属于那道长的。
      另一盏火光则是属于那头小旱魃的。
      鸡骨灯笼阳气重,可定住人性命。
      江面漆黑。
      鸡骨灯笼里的两盏烛火微弱摇晃。
      木筏上那位高手道士在点亮小旱魃的阴火后,他拿起法坛案桌上的一只小孩布偶人。
      那小孩布偶人制作粗糙。
      并没有五官。
      高手道士拿着小孩布偶人来到船头的鸡骨灯笼旁蹲下,他指尖一点,如蜻蜓点水般沾起几滴蜡烛油。
      此时的蜡烛油刚烧熔,温度还很烫手,高手道士用指尖蜡烛油在小孩布偶人开始画起符咒。
      那是一个敕令符。
      字迹凌乱,潦草,却姿态锋芒,锋锐,透着道法的威严肃杀。
      画完敕令符咒后,高人道士又步伐沉稳,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如履平地一般的平稳走到法坛案桌边。
      他端起法坛案桌上的一碗夹生饭,双碗上下扣上,然后一个反转,夹生饭就变成了阴阳倒扣的饭。
      接着点燃三根线香插在倒扣的死人饭里。
      供奉给法坛上的小孩布偶人吃。

第一百六十七章:龙虎山高手亲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