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204 章 反响热烈[1/2页]

内娱传奇:从2000年激变 BYD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娱乐记者中,大家对于李有信出书的态度积极。
      毕竟像这样的话题人物,给他们制造了无数热点事件来写稿,让人顺利完成了KPI考核,谁不喜欢呢?
      不少文章言之凿凿,庞大的歌迷影迷粉丝基础摆在这。
      说以李有信专辑狂销百万的成绩,或许会创造一个新的记录。
      少数酸溜溜的声音认为的李有信跨行太多,小心步子太大扯着蛋。
      外面的议论,李有信没心情去管。
      在家里住了一晚,他便赶回剧组了。
      “李导好。”
      “李总回了。”
      见到他,剧组的工作人员不停过来问好。
      李有信笑着点头招呼,“你们几个来帮帮忙,把车里的书拿来给大家分一下。”
      既然刘奎说要欣赏他的大作,肯定得满足人家的心愿。
      送了刘奎,不送别人,那样做太低情商了。
      所以李有信一不二不休,干脆来个人人有责。
      见人就发。
      只是100本书而已,这点钱咱出得起。
      而且买了这100本书,也算给自个冲业绩。
      这波横竖不亏。
      “哎呦李导的大作,我们必须好好拜读。”
      “你这高中文化能读懂?”
      “去去去,即使看不懂,那也是神交过了。”
      几个工作人员的逗趣,把李有信整的面皮抽`搐。
      好嘛,你这用词未免粗暴了。
      神他妈的神交,谁特么和你一大老爷们儿交了,会不会说话!
      “哟,书来了,暗算?”十阿哥刘奎拿着书,不知想什么。
      “老爷子请。”
      李有信双手拿书,恭敬地递给年纪最长的焦煌。
      然后又分给唐??俊⑼趸岽杭溉恕
      “暗算。”看了眼书名,焦煌翻开封面读完内容简介。
      “谍战小说?”
      这个题材,令他十分意外。
      按理说,以李有信的年纪,不该写点爱情小说嘛。
      “没错,谍战特情小说。”
      “好啊,闲着没空正好瞧瞧。”
      焦煌在整部戏里是配角,也不是主要配角。
      所以候场的时间较多。
      眼下又不是后来的网络年代,一部手机随时冲浪,又没有其他娱乐手段。
      看书是他最喜欢的消遣。
      手上捧着新书,一股淡淡的油墨味直冲鼻腔,沁人心脾。
      躺在剧组专门为他准备的躺椅上,焦煌戴上眼睛,开始阅读。
      “……本书讲述的是特别单位701的故事。“7”是个奇怪的数字,它的气质也许是黑的。
      据我所知,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一些担负着某些特殊使命的组织似乎都跟“7”字有关,如嘤国的皇家七处,前东德的七局,?国总统的第七顾问,前苏联的克格勃系统的第七研究所,霓虹国的731部队,美国的第七舰队等。
      说到国内,就是特别单位701,这是我国仿效前苏联克格勃第七研究所而组建的一个情报机构,其性质和任务都是“特别的”,下面有三个“特别的”的业务局:监听局、破译局、行动局。
      监听局主要是负责技术侦听,破译局主要是搞密码破译,行动局当然就是行动,就是走出去搞谍报。
      在系统内部,一般把搞监听的人称为“听风者”,搞密码破译的人叫做“看风者”,搞谍报的叫做“捕风者”……”
      “特别单位701,还有听风者、看风者、捕风者。”
      焦煌一边看,一边跟着小说的内容浮想联翩。
      序章没完,这几个新鲜的名词已经勾起他足够的阅读兴趣。
      尤其里面用国外的一些特殊单位来类比,陡然增加了某种神秘与斗争的激烈程度。
      他记得年轻的时候,《一双绣花鞋》也是类似的小说。
      随着阅读的深入,焦煌从躺着看,渐渐坐直了身体。
      整个人陷入一种思维专注当中。
      渐渐忘记了周围人的存在。
      不知过了多久。
      “老爷子,该你了。”
      旁边的演员开始提醒焦煌,该轮到他拍摄的戏份。
      可他恍若未闻,坐在原地。
      手不释卷,依然专注地在看书。
      “焦老师,快点醒醒。”工作人员再次加大音量。
      然而老爷子照样没有觉察。
      诶!
      关键时刻,还是心直口快的刘奎走上前,伸手轻轻摇了一把。
      “老爷子,别看啦,咱们快点过去拍戏吧。”
      “啊,哦。”
      焦煌被摇了一下,瞬间清醒,“不好意思,差点忘了。”
     &

204 章 反响热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