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二章 添油战术[1/2页]

我的流金年代 扁担长板凳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日化厂门口的销售点,吴谦踢开一脸凶相的大飞后,满面笑容的向路行远三人道:“卖呀,为什么不卖?你们买什么?要多少我有多少。”
      路行远露齿一笑,比了个大拇指:“不错,再见我还能这么淡定,心性有长进。这样吧,给我来一千瓶雪花膏。”
      “高,不亏是倒腾货的,眼光就是不一样,一下就能看出雪花膏好卖,价格浮动也大。”
      假惺惺的赞扬了路行远一句,吴谦画风一变,语气森然的小声道:“更关键的是安全,工商不会半夜拦人。”
      路行远眯起了眼:“要我再夸你一句敢作敢当?”
      “夸就算了吧,记得下次早点来蹲着就行,总让我给你开后门不是那么回事啊,雪花膏可是很抢手的。”
      路行远点头没应声,帮助潘才、邱明把成箱的雪花膏搬上板车后,一边松弛筋骨,一边转过身子,看了一眼还在冲他皮笑肉不笑的吴谦。
      “下回再来的时候,就是看你哭的时候。”路行远如是想到。
      “路哥,不会真让我们卖雪花膏吧,吴谦那?N瑟劲,我刚才都恨不得照他的脸上来两拳。”
      跟在板车后面的丘明气愤道。
      “卖个屁雪花膏,这是买来送给帮我们做了几个月活的缝纫女工的。”
      至于为啥特意跑来四厂门口买。
      无非就是因为江关倒台,让路行远又念起了吴谦让人不耻的举报行为。
      于是,想着哪买都是买的路行远,便琢磨给干的如火如荼的日化厂再添一把火,顺道还能打听打听消息。
      而这小半天下来的所见所闻,一切都像他预料的那样。
      四厂在日夜不停的疯狂生产,想来用不了多久,有些人的乌纱帽铁定是要保不住了。
      而且,再想像江关那样全身而退,怕是没那么容易了。
      与潘才、邱明又唠叨了几句,路行远搭上了开往王府井的公交。
      华灯初上,东安市场上的食味仙嘈杂一片,路行远站在门外揉了揉眼,地方没错,但生意咋这么好了,报复性消费?
      路行远这么想,自然是有原因的。
      一个多月前,决策层《关于价物价、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的会议开完没多久,物价还得涨的小道消息就传了出来,一时间人人焦虑,花光手里的钱也就不是啥稀奇事了。
      “东家,怎么傻站在门口不进来?”范老头的女儿范娟见到店外的路行远不由一愣。
      路行远笑道:“我就是顺道过来瞧瞧,没成想今天生意这么好。”
      范娟笑回道:“最近生意一直不错,好些都是订桌子过寿的,结婚的。”
      路行远表示费解,经范娟解释后,这才恍然大悟。
      狂涨的物价已经涉及到了老百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过个寿结个婚都得赶早,迟个十天半个月,钱怕是就不够了。
      路行远问范娟道:“今晚这一桌十人的菜什么价?”
      “150元。”
      范娟说完,店里传来呼喊声:“我喊我爹出来,我进去忙了。”
      

第六十二章 添油战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