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零一章科考热[2/2页]

三国从我当曹家逆子开始 暖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说白了,就是剔除掉那些不合格的人,但是只要是通过了笔试,就算是距离真正的官员又进了一步。
      而且,曹茂还表明了,不能一棒子打死。
      今年没有通过笔试和面试的人,如果还想为官的话,之后也不是不可以参加考试。
      只要是大汉百姓,皆可参加!
      而小吏,也细分成了好多种类。
      如果笔试没过,但是却拥有一技之长,也可成为小吏。
      木匠有望可以成为统管一城之中所有木匠的小吏。
      铁匠也可以成为统管一城之中所有铁匠,乃至各种冶金制品的小吏。
      比起一些外行人,曹茂觉得交给内行人去监管这些事情,就更加不容易发生错误。
      同样,也不会被那些擅长此道的人抵触!
      听闻这个消息,那些有一技之长的百姓尤为兴奋。
      “我没想到,这辈子我居然也有成为官员的可能!”
      “我,我也想成为官员,但真的能行吗?”
      一木匠看着布告之中的内容,瑟瑟发抖。
      “为啥不行?去试试不就知道了?”
      “对,你没看布告上写了吗?只需识字,并且精通木工记忆,就可以去参加科举!”
      “年轻人,就要勇于尝试,这话是曹茂公子说的,对了,曹茂公子发的那些书,你们别忘了看!”
      ……
      北方,顿时就掀起了一股人人皆要入朝为官的热潮。
      对于百姓们而言,他们一直生活在最底层。
      可以说能活着,完全就是听天由命。
      但是现在却不同了,现在曹茂公子告诉他们,他们也可以为官,也可以替百姓发声。
      这种事情,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而且,能当官,在这个时代,对这些出身贫苦的人而言,那可是一件光耀门楣的事情!
      虽说并非是大官,但是只要跟朝廷沾了边。
      那也就是朝廷的人!
      ……
      刘备和孙权未曾想到,曹茂推行的科举制度,和人人皆可入朝为官的想法。
      除了令北方的百姓纷纷开始读书识字,准备科考以外,同样也影响到了他们的治下!
      “哎,你听说了吗?听说在曹公那边,只要是会一门手艺,外加能识字,就可以入朝为官!”
      “怎么能没听说呢,这报纸上天天都在写,不过是真的吗?该不会是唬人的吧?”
      “我不管这许多,反正我要去试试,就算是考不上,我也能在那边找份工做,听说一个月给不少钱呢!”
      “哎,在咱们这里,咱们这些人根本就没有话语权,说白了,还不如那些种田的,还是曹公那边好,不光让咱们做官,还能让咱们赚钱!”
      “你这么一说,我也想去了!”
      “要不咱们合伙?”
      “不过你可要管住了嘴,千万不能走漏风声,听说那刘备不愿让我等前往曹公治下,千万别被发现了!”
      ……
      就这样,匠人们都商议好,偷偷从荆州、江东等地,前往北方参加科举考试。
      虽说听闻曹操变法,得知百姓对北方心生向往,刘备也对当地政法做出了诸多改良。
      可是,还是挡住不这些百姓心中那颗做官的心!
      而比起刘备、孙权这样的人,毫无作为的刘璋治下,流向北方的百姓就更多了。
      毕竟刘璋不久前,才被曹操以天子之名,册封为益州牧,眼下益州百姓也认为,他们跟曹操算是一伙的。
      当然更愿意前往北方参加科考,最后入朝为官!

第三百零一章科考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