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如指掌,一举攻破大小部落,一时间,人心惶惶,四处奔逃,团结在一起的力量也在一瞬间崩碎。
战火缭绕,伤的是人,但焚烧的是心。
借助人族之气的修士能甘愿于此放任不管,再度统领四方,与妖族呈分庭对抗之时。战火连年不断,但也是人才辈出之时。其中,太清门下的弟子早已预料到帝俊这一次并非是小打小闹,因此而联合在一起,玄都积累了无数人族之缘,不忍悲剧发生,更不想人族断了根脉,无奈上下了手中的道经,取而代之的乃是利刃。
与此同时,女娲的盛名开始衰落,逐渐离了人心。
造物之母却选择放任不管,但只是碍于两者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女娲的本心之中,如果选择放弃一方的话,也只能放弃人族,来保存妖族的根基。这只是无奈的选择,也是必然之选。
妖族伏羲在心中早已下了定论,人族大势不可逆,就算妖族得了一时便宜,但到最后也将失败告终。本着选择不对错的原则,伏羲选择站在了妖族的对立面,也算是为女娲积累德缘。
一直处于观望也不打算干涉其中的巫族,也变得躁动不安。人族乃是前车,日后难免对巫族再生战火。但是帝江的想法只是源于本族之人都如此残害,那么巫妖之间的仇怨也会在日后了解。
后土和玄冥有着同样的想法,三人在暗中正在商讨万全之策。
但与此同时,大地之下,也就是九幽之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动荡。冥河已经成为一片洼地,血海早已流干,但是在轮回之上,地狱黄泉之河开始变得暴躁,与之制约的力量早已在多年之前消散,看似又将酿成一场难以预料的大劫大难。
一系列的连锁变化,正在暗中涌动。
身在九天之上的鸿钧道祖无心顾忌此事,而是把所有的忧愁和希望寄托在元始身上。另一边,潜心修行的老子虽然已经洞察出事态有变,但难以抽身,也只能在一旁默默关注,毕竟,有些事情是因他人之心执念所变,根源并非在自己手中,也只能见招拆招,等待时机罢了。
但事态发展越来越严重,也只能寄托在东王公和玄都的身上,更是在百难之间,给予两人口头上的支持,大概含义“人族大势不可逆,等待觉醒时,便是崛起之日,必要时,无需忌惮因果,一切乱麻日后我必将一刀将其斩断。”
得到了背后支持之后,手中的利刃更是频频染血。
但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接引道人、准提道人与陆压仙君竟然在这个时候落身于人足,为其排忧解难,更是在必要时出援手,解除人事苦难,躲避战火锋芒。
更是在危难之时,建立宗庙,以身授法,收拢无数信奉者。三人的地位水涨船高,但却不见得半点功德之光降身,反而是团团污浊之气常旋于身。
人族之心难辨善恶,但却有对错之选,当下之选,以是深得人心,更随人愿。此时,接引道人的计划才正式开始而已。
第230章 构想,实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