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面对赵安的这个问题,何书瑶一时竟有些语失,不知道该从何解决。
      倒是沈亦秋开口道:其实一个地方,外出打工的,也不是所有人,还是有一些不愿背井离乡的年轻人,或者中年人,
      那我们可不可以,把这些人动员起来,让他们当地人,
      来做照管留守儿童,以及照管他们家中老人的事情?
      何书瑶眼前一亮,说道:理事长说的,非常有见地,
      因为无论我们外派进去的工作人员,还是地方基层公务员,
      可能都没有他们本地隔壁邻里熟悉,
      那就可以我们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建立一种帮扶的政策,
      对愿意帮忙的这种乡邻,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
      赵安点头道:说的很好,很有建设性,这样的话,这些留守的青年人,或者中年人,
      只要抽出一些时间,来照管几户留守儿童家庭,既拿到了基金会的福利,也加强了他们的邻里和谐关系,达到帮扶的目的。
      顿了一下,赵安接着说道:这个方案还不错,不过还需要补充一些细节,
      还要考虑具体实施时的预案,不过我们现在时间紧迫,我希望今天之内就能够完善起来,
      明天我们一挂牌,就马上施行和落实相关方案。
      也怪不的赵安着急,因为他自身也是来自西南地区的,对那边的情况也很了解,
      他家好歹也是在县城里面,也花了他父母半辈子积蓄,才艰难的供养到赵安大学毕业。
      所以现在都快到开学的时候,要是基金会的慈善行动,不能及时上马,很可能就有一部分留守学子,面临失学的风险。
      读书这件事,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一鼓作气的事,一旦心里那口气歇着了,很可能就再也提不起来了。
      赵安以前就有个高中女同学就是,高二的时候,就回家生孩子去了,
      生完孩子后,也没了上学的心思。
      当然生孩子可能是个例,不过道理也是相通的。
      希望能帮到更多的人吧,赵安心里想着,走出了基金会大楼,又转道前往了赵氏矿业一趟。
      赵氏矿业也是紧张有序的景象,员工们不是在做各种预案,就是整理各种报表。
      赵安见了,很是满意,看来福利分房的效果,还是挺好的嘛。
      走进了徐文倩办公室,赵安询问道:现在总部那边,建筑公司有没有反馈说,什么时候能够建好。
      徐文倩皱眉道:我昨天刚过去看过,看进度的话,可能还有两三个月,才能交付使用。
      翠瓶山别墅呢?赵安继续问道:设计方案出来没有?
      徐文倩道:渝州轻工业设计院发给了我们7套设计方案,赵总选择好之后,他们就可以把完整的设计图发过来的。
      面对赵安这样财大气粗的合作伙伴,渝州轻工业设计院,也是尽了最大的诚意,毕竟赵安找他们合作,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赵安沉吟道:那你把PPT发到我的邮箱里,我看过之后,
      会第一时间给你答复。

第244章 慈善方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