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章 谁说了算[1/2页]

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张经是绝对相信的。
      他亲眼看着丁毅拿弓准备迎战的,然后还能跑回来,证明当时追他们的两个鞑子肯定全被杀了。
      不知为什么,他突然有点后悔,要是我当时帮了丁毅,会不会能杀一个鞑子?
      但他马上摇摇头,忘掉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如今这世道,活下来才是最重要。
      老子没这个命,杀什么鞑子?能活着就好。
      他张经也是个老油条,从大兴堡逃到这里,还能好端端坐在这吃饭,一般人,那能做到。
      众人吃饭之际,相互也打听了对方的事。
      张经自然知道了丁毅杀敌的经过,心中顿时不以为然,原来是用箭杀死的,老子还以为你肉搏杀的。
      而丁毅众人也知道,这些人里,有一部份居然是从徐大堡逃出来的。
      原来徐大堡距离这里,已经不到三十里。
      前天徐大堡接到烽火传令,下属墩台被后金兵攻。
      于是徐大堡防守官张成立刻下令,所属墩台坚壁清野,统统迁往徐大堡。
      这两天附近距离徐大堡较近的墩台,纷纷填井烧屋,迁往徐大堡。
      但也有部份贪死怕死之人,悄悄逃离徐大堡,准备往四下逃命躲藏。
      其中有拔人正好和张经在这里相遇,张经以总旗官身份,逼对方生火烧饭,先混顿吃的。
      丁毅众人一听,完了,后金兵又要攻徐大堡。
      这徐大堡还去不去?
      众人一边吃着东西,一边相互观望。
      丁毅喝了口肉汤,闭着眼睛感受了下,穿越过来好几天,这是第一回闻到肉味,虽然没啥味道,倒也觉的鲜美。
      他好好回味了番,这才睁开眼睛,大声问:“徐大堡现在什么情况?”
      张经不动声色,抬头看了个军士。
      这军士姓李,正是从徐大堡逃出来的夜不收,外面两匹马就是他们的。
      姓李的沉吟了下:“俺逃出来时,周边有七八个墩的人马都进了徐大堡,堡里差不多有五百多人,又乱又挤,什么东西都在堡里,人都快站不下去了。”
      “留在堡里只有死路一条。”另一个姓马的夜不收也嚷嚷道:“里面哭哭闹闹,什么人都有,一大半人还要投降,后金军一到,最多半个时辱,要被破堡。”
      很多人暗暗点头,似乎很认同他的话。
      丁毅默默想了下,五百多人的话,按明军现在的情况,四十岁以下的军士最少会有三百多人,尚可以一战的,就怕人心不齐,大伙都想着投降和跑路。
      这情况比大兴堡好多了,当天大兴堡里连家属百姓加起来才勉强两百左右,真正的战兵不到一百五,要不然丁毅也不会觉的守不住了。
      这时他扭头看向张经:“张总旗有什么打算?”
      张经嘿嘿一笑,抹了抹嘴上的油,朗声道:“俺能有什么打算,身为大明军士,自然要为朝庭效命,俺和兄弟们商量好了,吃过饭就去徐大堡,当和徐大堡张大人,同生共死,一起杀奴。”
      呸,宋飞在后面悄悄吐了口口水,一脸的不信。
      丁毅也奇怪的看着张经,这家伙出名的能跑,简直可以称之为张跑跑,他能说出这路话,丁毅信他才怪。
      不过他马上点头:“张总旗说的有理,咱们兄弟也是这个想法。”
      张经脸色微变,眼珠转了几下,不知在想什么。
      就在这时,突然边上的墩台上有人站起来,惊叫:“鞑子骑兵来了。”
      “什么?”院子里的人顿时炸了锅似的,各种惊叫和慌乱。
      这墩台和丁毅所在的葫芦墩差不多大,边上有十几米高的墩台,张经也算比较小心的人,刚吃饭的时候,派了个军士上去看着。
      这下突然叫声,院子里惊叫一片,很多人准备夺路就逃。
     &n

第9章 谁说了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