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9章 炭火炼钢[1/2页]

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忠义沉默了片刻,双眼随即放光,喜道:“大人真是厉害,这等法子都能想到。”
      边上跟着的魏继业和王卫忠都是用铳的高手,两人对视一眼,齐声道:“这样又能省不少时间。”
      “而且方便携带。”
      戚家军那样的,带五十几个竹筒已经是极限,身上都挂满了。
      而用纸筒,带一百个都占不了竹筒的地方。
      关键是又提升了速度,以王卫忠,魏继业这等用铳的高手,完全可以达到一分钟一发的速度,如果再能有足够的弹药和铳给他们练习,将来两分钟三发都没问题。
      之前在徐大堡,丁毅弹药不多,铳不多,不敢给他们放开练。
      眼下,他有的是钱,有的是弹药,还要大量制铳,当然敢给他们练。
      看过火药和打靶后,丁毅又带着大队人浩浩荡荡去制铳的地方。
      大伙跟在丁毅身后,都在议论纷纷。
      今天几乎营中重要的中层以上都跟着丁毅转,大伙现在只有一个想法,丁大人好像什么都会。
      无论民事军械,建筑,种田,无所不能,什么都能说上几句,而且能说到重要的地方。
      大伙对丁毅是越来越佩服,越来越敬重。
      火器部专业制铳的现在有十八个工匠。
      他们分成两波,一波十人制铳管,一波八人制零件,每人制的零件不同,但要求每个标准都一样,合格的有赏,不合格的要罚。
      还有学徒工帮忙,比如铳管的前期,可以有学徒工做,中后期精度要求高,可有工匠们亲自动手,这样也能省不少时间,多出人手。
      说到制铳,李忠义就是行家了,他兴致勃勃的向丁毅介绍。
      “咱们按大人所讲,统一标准。”
      “全重皆要求在七斤,误差不能超过一两。”
      “长为六尺五。”
      鲁密铳的铳管,本来越长愈妙,威力强,射程远,杀伤力大。
      水师营原来的鲁密铳铳管,皆达到四尺五六寸。
      但丁毅发明了颗粒火药,强化了火药的威力,提高了射程和杀伤力。
      李忠义便把铳管定型为四尺。
      眼下都是以钢铁片卷制而成,再由大小两管贴切套合,前期打制钢铁片比较简单,可由学徒工做,中期精修,贴合,磨打,便由工匠们来干。
      李忠义牢记丁毅的要求,牢抓质量,每根铳管出来,都称重,量壁厚,量长度,保证误差到最小,特别是壁厚都要达标。
      明军的铳会炸,就是因为工匠们待遇不好,制造粗烂,壁厚不均,接头处粗心大意,不够严密,这才会引起炸膛。
      “大人放心,咱们这里,只要材料够,兄弟们都会尽心尽力,一定为大人打造出最好的火铳来。”
      李忠义拍着胸脯向丁毅保证。
      他也挺喜欢这样的工作,因为必竟早年都是工匠,他又不会打仗,如今不用上前线,也有钱有功劳,挺合适他的。
      丁毅又问材料和时间问题。
   

第99章 炭火炼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