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60章 我只是为大清着想[1/2页]

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时间往回,8月14日时,皇太极才得到消息,明军丁毅攻打义州。
      当时他还在想,义州有蒙军女真兵近一万五千,义州城学着丁毅挖坑做陷井,再把大门用石头堵上,看丁毅怎么用炮轰。
      以鳌拜的本事,肯定能守的住。
      丁老鼠攻城也就一招,大清上下都知道,他最会拿炮去轰城门。
      所以皇太极让鳌拜守义州时,就明确告诉他,丁毅要派人来攻,你赶紧用石头把大门堵住,他就没办法了。
      丁毅人少兵少,绝不敢用蚁附攻城的。
      所以当时皇太极很放心,因为鳌拜是他心中的良将。
      不料,16日晚上,就有溃兵逃了回来,说义州被破。
      皇太极闻言差点气死。
      义州是他极为看重的地方,占据义州,可以随时进攻朝鲜,朝鲜的粮食和人口,银子都是大清需要的东西。
      而且可以威胁丁毅的皮岛方向。
      所以他把蒙古察哈部迁到义州,布置以重兵防守。
      只要鳌拜听他的,不主动进攻,肯定能守的住。
      偏偏鳌拜自做主张,想证明自己很厉害,主动攻击明军,结果大败。
      很快,义州的败兵陆续的跑过鸭绿江,逃回清境。
      到10月初,阿济格带着人畜18万,耀武扬威,得意洋洋回到盛京时。
      却发现盛京上下一片哀愁。
      原来丁毅又狠狠捅了下他们的屁鼓,还抓走他们近三万人。
      阿济格顿时也笑不出来了。
      和明军打了这么多年,这是第一次,他们有这么多人被明军反抓。
      虽然阿济格带回了18万人畜,但是明军连人带畜,也差不多抓了十几万走。
      双方等于来了个互换。
      “鳌拜误朕。”当时盛京内,皇太极砰的一声,砸碎了眼前的杯子,四周诸大臣贝勒不敢哼声。
      原本皇太极算计的好好的,先打明国,抢点人畜,再打朝鲜,抢点人畜和粮食银子。
      这样到明年,大清国国力又会上升许多,远远把丁毅抛在脑后。
      现在鳌拜没守住义州,还损失惨重,今年一年又白忙了。
      丁毅却得到十几万人畜,势力又更进一步。
      他皇太极怎么老是慢丁毅一步。
      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察哈部被丁毅抓了三分之一,损失极其惨重,盛京城内的察哈尔勋贵们现在都可能在后悔投降了后金,其他蒙古各部也会担惊害怕。
      大家投靠大清,不就是觉的大清强盛,能护佑他们。
      现在连大清也护不住他们,将来怎么办?
      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皇太极紧急开会,商讨下步如何办。
      此刻他们最想做的事,当然是攻打丁毅。
      但和丁毅打了这么多年,他们也知道,攻丁毅守的城,那绝对是不行的。
      丁毅这几年苦心经营,复州金州加北沟城,已经把那边地方完全笼罩,经营的和铁桶一样。
      除非皇太极有二十万步兵去蚁附,差不多可以攻一攻,少于这个数字,想都别想。
      而现在丁毅攻下义州后,他们大清国的战兵还少了一万多。
      众人皆不敢开口,不敢提打丁毅的事。
      但这个仇要报啊?
      大清的损失也要找回来啊?
      总不能再去打明国出气?
      这时,有人问:“丁毅守义州没有?”
      “没有,他毁了咱们挖的坑和碉堡,又撤了。”
      “打朝鲜吧,再从朝鲜抢点人,银,粮来。”有人喃喃道。
      这次他们虽然从明国抢了大把的物资,但是粮食还是很欠缺,主要是复州和金州一带的良田都被那该死的丁老鼠占了。
      原历史上,清兵也是在这年底打的朝鲜,也是因为国内粮食歉收。
      所谓柿子还要捡软的捏,大清被丁毅打败,掠夺人口后,大清上下一致决定,再打朝鲜,把丁毅抢去的东西,从朝鲜身上抢回来。
      即然决定要打朝鲜,就要准备周全。
      皇太极一边准备打朝鲜之事,一边决定打造鲁密铳,但就在这时,工匠金世昌死了。
      袁田很快被任命为匠作副官,顶替金世昌。
      攻打朝鲜的事,因金世昌的死,晚了几个月。
      谷?十月初,袁田第一次以匠作副官的身份,参与大清匠作专铸馆的议事,现场有几十名工匠,都是大清最好的工匠。
      王天相愁眉苦脸:“皇上要两年之内做出二千鲁

第560章 我只是为大清着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