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午,朱氏带着孩子们打松塔捡松塔。到了后来,就分工合作,朱氏带着熙冬往家里运松塔,杨初霁打松塔,盼夏和小哥杨端午就在下面捡。他们打松塔这一片有点偏远,所以还没有人找到,所以松塔又多又大,打起来有劲,捡起来也快。基本上朱氏他们运回去再来,过个一刻钟左右又可以再往回背了。一下午下来,朱氏和杨熙冬也已经跑了四趟。最后一趟,就大家收拾收拾,回家了
家里这边,赵氏和孙氏也已经收好高粱归家,和春桃一起开始归拢谷子。差不多少时,赵氏便让孙氏开始准备着晚食。她则继续带着春桃把谷子往屋里收。谷子收完,孙氏这边饭也差不多好了。娘几个把饭食端上桌,摆好,又打好水,等着下地的爷们儿和上山的回来冲洗后就好吃饭。这些都弄好,才稍微有点时间坐下来歇歇。酉时末,下地的汉子们和上山的孩子们一起归家。汉子们还提着孩子的布袋子或者背着背篓。杨老二背上背着的则是朱氏的背篓。朱氏则帮几个小的分担了一些。这样下来,重量基本上都在大人身上,几个小的倒是轻松了不少。一大家子欢欢喜喜的到家,疲惫的脸上怎么也遮不住丰收的喜悦。别说,这样分工合作,朱氏带着几个孩子在上山一下午,松塔打了也有近200斤左右。剥出来松子也不少呢!
在山上跑了一下午,又都是长身体的时候,饿的快。秋收回来了,也家里粮食也宽松些,所以赵氏让孙氏做饭时都是实打实的舍得粮食的。虽然主食也是稀饭,但是都是很浓稠的,不再是清汤寡水,能照出影子开的稀粥。还有一个野蒜炒鸡蛋,一个凉拌水芹菜,一个炒酸菜。这样的伙食,在农村也算得上好了的。
“地里的活儿再有个三四天也能干完了,老大老二明天你们也跟着去弄点东西回来,这个时节,东西能多抢一点是一点。都是钱呢。”老杨头一边吃着饭一边安排着活儿。
兄弟俩点点头,这秋天的东西值钱,多弄点卖钱也好,家里用钱的地方太多了。补贴补贴家用,也能宽裕点,过冬也好受点。再说,孩子们都还小,都知道往家里划拉东西,知道帮忙分担。只是毕竟还小,力量小了些。
所有谷子前后一共晒了八天,除了留出来交税的全部收仓。大家心里的石头才算真正落地。也是今年老天爷给力,那火辣辣的太阳,到太阳下就晒得肉痛。真是晒秋老虎。上山的这拨子人,除了老两口子和春桃都上山去了。春桃本来也想跟着去的,但赵氏的意思过两年该说亲了,在家养养,做做针线,打打络子一样的,顺便帮忙煮煮饭。他们回来了也可以吃顿现成的饭,这才罢了。不过就算这样,也因加入了杨家两兄弟这两个全
第4章 秋收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