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中午汉子们高兴,酒就多喝了几口,五大海碗的饺子,两大碗的拌茄子都吃完了。大家都吃的有点撑,把碗收拾完了,坐坐消消食后都午休一下。
      杨端午晓得自己能有机会进学堂,兴奋得很,迫不及待的跑到杨知秋房里,拿着书看。入门的三字经,百家姓这些家里几个娃子都会的。杨端午打算再温习温习其他的,然后找二哥聊一聊,让二哥提提建议,看这次做两篇什么文章好让二哥带给夫子看。
      大家午睡了大概一个时辰,除了喝了酒的汉子都起来了。赵氏娘几个想着爷们些平时也累的够呛,今天喝了酒,索性就让他们多睡会儿,养足精神,明天又有的忙了。自己则带着两个儿媳妇和几个娃子把上午还没有弄完的山货分类完。看着时辰还早,则把最开始打下来的松塔弄来开始脱籽。本来早就该脱籽了,没有时间,今天休息,事情都差不多拾掇完了,有时间就慢慢弄吧。太阳晒了两天,又放了这么些天,脱籽好脱得很,敲几下基本上都可以脱干净了。人多,又不费力,边扯家常边弄。后来醒来的几个大老爷们也加入进来,到酉时初,基本上把这些天打回来的松塔脱了一多半。别说,今年的山货漂亮的很,松籽又大又饱满,到时候再筛选筛选,定能出个好价钱。看到这些山货,朱氏更是高兴的很。虽然供知秋读书,一直无怨无悔,但是自己娃子也能进学堂,肯定是更让人欢喜的。心想着,以后上山还要更加仔细找山货才行。
      一下午下来,脱出来的松籽大概有100斤左右。盼夏看着这些山货,心里琢磨着:就算按照去年的价格50文一斤,这里也有5两银子了。还有些没有脱,在山上再往里面走,趁着天气好,也还能划拉不少回来。然后还有核桃,最近核桃也打了不少,有些还没脱皮,还得晒晒,弄完应该也有200斤左右,照去年30文一斤,也有6两银子了。还有些茶树菇,冬蘑这些。不过只有自己和小哥两个人在找,都不多,目前晒干的也只有十来斤的样子。像冬蘑和茶树菇价钱买的好,可以卖到200文左右,但是不压秤的。10斤湿的都不一定可以晒出一斤干货。哎!从来没觉得赚钱这么难。盼夏嘀咕着。想到这,突然想起,前段时间和小哥采茶树菇的时候提到了松茸。小哥居然不知道什么是松茸。现在正是松茸出来的时候,得想个办法让家里人知道,然后一起找。松茸最是值钱,好的话,今年光是松茸卖的钱都比所有干货卖的钱多。
      酉时末,赵氏带着两个儿媳煮晚饭。晚饭就简单多了。煮了点南瓜清粥,配点酸菜就完事。
      饭桌上,盼夏喝着碗里的粥,眼睛咕噜噜的转,一看就知道又在打什么鬼主意了。只见这时候老杨头先发话了“明天小五就不去山上了,好好在家里做文章。桃儿也在家里帮着你奶奶打打下手,拾掇家里,我再去地里转转,然后把山货该脱籽的脱籽,还剥壳的剥壳。你们其余的,都再去山上转转,看能划拉些啥东西回来没。知秋看你是跟着上山还是在家里指点指点小五。”正事分配好了事情,大家也都同意

第7章 盼夏奇遇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