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杨熙冬出发,家里人在午休,盼夏到灶房里转了一圈,看看晚食需要准备的饭菜,大致决定后,盼夏就到了自己大姐房里。
不出意外,自己大姐正在整理丝线,把丝线整理出来后,还要分股。做好准备,也好早点开始。
盼夏让自己大姐把手里的活儿先停下。然后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及需要刺绣的东西,针法和图案。
盼夏这次打算使用蜀绣和苏绣两种国绣,但是双面绣法。苏绣打算绣团扇,团扇的图案都想好了:一把绣仙鹤,一把绣兰草,一把绣绿竹。说了后问自己大姐的意见,春桃也觉得不错。
决定了图案,那么就需要画图,自己大姐因为要刺绣,也会自己琢磨一些图案,所以我也是需要画图的。盼夏就把几个图案要的样式说了,让自己大姐画出来,不足的再修改。好了后再着色。
团扇商量好了,再是荷包和手帕,都是寓意好的东西,图案基本上都是在花草树木上面,但是都有一个是单独的寓意着健康长寿的图案。图案都商量好了,最后就靠自己大姐自己画图配色着色,自己在一旁给出建议。
这些准备工作做好,盼夏就把蜀绣和苏绣两种针法跟自家大姐说明。
蜀绣以针法见长,12大类,有130多种,常用针法有:晕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盖针,闩针,扣针,飞针,拨针,梭针等。
苏绣按针法来说有乱针和平针两大类。苏蜀绣以形象生动,色彩鲜艳,富有立体感,短针细密,针脚平齐,片线光亮,变化丰富,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苏绣则清秀淡雅、线条明快、清隽劲拔、耐磨耐蚀、永不褪色、富有弹性等。
盼夏把两种的区别自己特点跟自己大姐说了,自己大姐也听得十分仔细,不清楚的还会马上问出来。
接下来就是教她针法,主要是教她苏绣,因为盼夏发现,现在的刺绣,虽然样式,针法少,但是和蜀绣有点相同。所以盼夏先跟自己大姐说苏绣。
自己大姐不愧是喜欢刺绣,而且天赋很高。怎么下针,下针需要的注意点跟她说了,她稍微一思索,就尝试下针,尝试几次,也是有模有样了。
看针法慢慢有点像样了,后面就是需要练习,盼夏就把双面绣的特点以及注意的事项慢慢跟她说清楚,等她完全理解后,就让她再摸索摸索,然后尝试去下针。不清楚再问。
另一边,杨家村祠堂:
村长把大家都召集后,把事情前因后果都说清楚了。杨家村是有名的和善村,但也有那么几颗嘴碎的老鼠屎。
村长说清楚后,大多数人,不管男女老少都是很开心的。260文一斤,还不用自己跑去镇上卖,银钱当下结清,这活儿老少都可以干,就连成年男人也可以干,比在闲暇时去做工一天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在镇上做苦工一天,也就20文,还不包饭,现在就找这个松茸,一斤就可以卖260文,就算一天只能找到半斤一斤,那也是一笔不少的收入。大家一想,都高兴得不得了。
“大家都是同一个村子的人,算来算去也沾亲带故的,帮忙卖一下又怎么了,不帮忙不说,我们挖来,卖给他们,他们自己不动手就可以赚20文一斤。也太黑了。”一个不和谐的,痞子声音响起来。
村长一听,直接黑脸,不用看也知道,这人是杨家村那为数不多的二流子,都叫他杨赖子,溜奸耍滑,二十多岁的人还没成家,以前说了几个,一打听这家人,都敬而远之。家里就有一个老母亲,也是一个刻薄嘴碎之人,家里穷的快吃不上饭了,两个都懒得让人无语。和村里大多数人都合不来。
“对啊,老杨头,你们卖出去要280文,我们卖给你们才260文,你们也给的太低了。”这是另一个大约30岁的妇人,大家都叫她铁头媳妇,平时也是喜
第29章 传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