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不多说,杨熙冬也说了,一起跟他到杨家吃晚食,早点去,本来老两口打算让他们去,他们两个就在家里就好。
不过抵不住大家都劝,再加上确实有段时间没有看见自己闺女了,前段时间盼夏也摔了,虽然说好了,还是见见心里安心些。
所以都去,几人简单的收拾好,把桌子上的点心和肉收起来后,锁好门,一起朝杨家村走去。
临走时,杨熙冬还是说走小道。把原因也跟他们隐晦提了一下。杨家村村里人都不能外传出去,只因为这是盼夏发现的,但因为是杨家发现的,所以告诉了最亲的人,无可厚非。但是尽量低调一点,外人看到这么明目张胆也确实不好。大家都能理解,也都同意。
而且走小道近一点,也不会那么热,杨熙冬来时专门想到回来也会走,有老人,所以大致清理了一下不好走的地方。现在回去,孙家大舅和二舅手里也拿的有镰刀,准备再清理一下。毕竟晚上回去有两个老人,不好走路,要更加小心些。
山上这边,两妯娌也教他们差不多都会了,只是一些细节方面,注意点,小心点就好。让他们今天忙慢慢练手,也教他们了要怎么放以及质量的好坏,让他们尽量把质量做出来。如果确实有被破坏的,可以单独拿个袋子装上,如果不提前装上,那么回去后就要择理一下。
如果质量不好,压了价或者不收,不能怪他们。这些都是在祠堂提前知会了的。如果有不当回事的,到时候就知道了。
两妯娌还说,如果今天在酉时中之前挖出来的松茸多,质量好,到时候去老杨家,也收。
然后嘱咐他们,不清楚再来问。就自己也再去挖些松茸了,不可能来了山上就只单纯的教一下什么都不干了。既然来了,也挖一些回去,这可都是钱呢。
因为知道家里今晚吃饭的人多,所以两妯娌挖了大概半个时辰,刚到酉时就跟其他人打了招呼回去了。
老杨头家里,盼夏在自己大姐房间里出来后,就捉摸着种子的事情。打算有时间跟自己爷爷说明一下,已经快到八月底了,可以培育种子了。到时候还要移栽,还有土豆,最迟九月中旬要下种。那荒地还得肥肥地。时间紧,任务重啊!
盼夏知道事情多,现在家里面还需要些大的筐筐篓篓的,老杨头从祠堂一回来就带着两个儿子编制。
酉时,盼夏看自己阿娘和二婶还没有到家,就让大哥杨初霁把剩余的大骨都清洗砍出来。晚上就不做海带大骨汤了,泡了些茶树菇,熬茶树菇大骨汤。早早的开始大骨汤,大骨汤熬久点,越香。今天人多,得差不多小三桌。份量必须得足足的。
菜晚上准备还是做一个酸菜鱼,一个爆炒河虾,一个香煎松茸,一个清炒松茸,咸菜熬肥肉,一个凉拌水芹菜,再包些肉沫酸菜的饺子,主食还是大米饭。
砍好大骨后,盼夏又让和了面先放一旁醒发。把一些菜准备出来。赵氏也在帮忙准备。酉时二刻,孙氏妯娌到家,也开始马不停蹄的准备。知道了需要做的菜,剁肉馅的剁肉馅,切菜的切菜。
酉时三刻左右,杨熙冬和外祖一家到家,本来按理来说没有这么久的时间。但是有两个老人,然后一路走走停停,又要清理路,耽搁的时间比较多。到家也就这个时辰了。
都是农家人,都和善,又都是勤快人,一到家,两亲家相互寒暄,各自晚辈见了礼,也不闲着,男的帮忙规整啊,然后帮忙编筐筐篓篓的。女的也加入帮忙在灶房忙活。说说笑笑,好一副幸福无限的又朴实无华的画卷
酉时中,在山上去学着挖松茸的也陆陆续续下来。有好些个妇人踏实勤快,挖了可能有十来斤。就过来盼夏家,在院门外喊着。盼夏和自己爷爷,阿爹还有二哥一起出去看情况。基本上有三四十个,有些站的远远的,在最前面的可能有十几个人。
看到人出来,其中一个爽利的妇人笑着问到:“二叔,今天你们收松茸不?我挖了可有10多斤的样子。我们现在自己也不怎么会做这个,太多了也没办法吃。就想来问问你们。放心,质量都是按照丽红妹子要求来的,不好的我都放在上面,待会儿我拿出来就好。”问话的是村长家的儿媳妇,小钱氏。
杨阿爹先点头:“嫂子,我们今天也收,只要质量过关,我们都收。你们先
第31章 家来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