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147.我可能成了首富[1/2页]

逆流1977 李超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郭永坤一觉睡到晚上八点多才起来。
      只能说路易十三劲儿实在太足,不过好酒终归是好酒,醉这么厉害,一觉醒来元气满满,脑袋清明,完全没有晕沉沉的状况。
      陈家人特地将晚餐推迟了,就为等他。
      饭桌上,陈老爷子又拎出两瓶罗马尼康帝,郭永坤看着就怕,这次打死都不喝了。
      也没什么胃口,因为根本不饿。
      吃完饭后移步到客厅喝了些茶水,郭永坤便提出要回饭店。
      “郭兄,还住什么饭店啊,就住我家好了。”陈大少诚意十足道。
      “不了。房钱都交了,1288一天,不住实在浪费。另外我这人性子淡,喜欢独处。”
      郭永坤笑着摆手,看似很随意地说。实则打的什么心思,只有他自己清楚。
      饭也吃了,酒也喝了,也该见真章了。
      不过这种要钱的方式,想来应该并不恶心人就是。
      经他这么一“提点”,陈大少没再强求,点点头后,望向旁边的老爷子。
      “既然是这样,那就不勉强贤侄了,贤侄只要记得,我陈家大门永远为你敞开。”陈老爷子说着,将早就准备好的一张瑞士银行支票,掏了出来。
      “些许心意,贤侄切莫推辞。”
      “这……”
      瞥了眼递到手边的支票,其上有一连串的零,到底多少数目,一眼睛还真没瞅清楚,但也不好仔细盯着瞧。
      郭永坤内心欣喜,脸上却佯装一副犹豫的模样说,“陈老,你太客气了,老实讲,我只是见樱樱和柳柳两个孩子太可爱,于心不忍,并没有……”
      “这我知道。”
      陈老爷子笑着将他打断,“正因为如此,所以我才必须感谢你,如果不是你,我两个孙女已经没了,老头子我一把年纪,哪里能承受这个打击,可以说你救了我们全家。所以无论如何,这点心意,还望贤侄一定要收下。”
      说罢,不由分说地将支票塞进对方手中。
      郭永坤“一阵无奈”,长叹口气道:“那……好吧。”
      陈家父子这才齐齐笑出声来。
      他们是真心实意想送钱给对方,感恩的心思自然有,同时也想借此与对方的关系更进一步。
      而作为商人家族,金钱向来是他们沟通人脉的最好媒介。
      “郭兄,我就不打听你入港有什么事情,不过,但凡有用得着的地方,你尽管开口!”陈大少趁热打铁道。
      任何人脉关系都需要维护,否则时间就是最强的稀释剂。
      老爷子的任务已经完成,对方与他年纪相仿,接下来的往来结交,还得看他。
      郭永坤笑着点头,想了想后,说,“陈兄,不瞒你说,我倒还真有件事情向你打听一下。”
      陈大少眼前一亮,忙道:“郭兄但说无妨。”
      旁边的陈老爷子也竖起耳朵。
      “是这样的。”郭永坤解释道:“我有一家挂靠小工厂的事情,之前也跟你讲过,是生产汽水的,目前正值起步阶段,其他问题还好说,唯一让我有些头疼的是设备。
      “内地找肯定也能找到,但技术和效率方面,却达不到我的要求,所以我想弄套进口设备,只是苦于没有门路,不知道你们是否知道一些这方面的信息?”
      “汽水生产设备?”陈大少一听这话,不由挠了挠脑壳,还下意识望向父亲。
      他们家做钟表生意的,完全不相干的两个领域。
      而港城似乎也没怎么听闻过这方面的资源,他们喝的汽水基本都是外来的,甚至可以说百分九十以上的食品,都是外来的。
      “对。”郭永坤点头道:“最好是那种全套的生产线。”
      “爸……”
      陈大少只能求助,他是真没有这方面的资源与人脉。
      但既然恩公有请他帮忙的意思,也万万没有拒绝的道理。
      “其实这事也简单。”
      陈老爷子倒是颇为淡定,他虽然一样没有这方面的渠道,但找找又有多难?
      “贤侄,此类生产线,日苯和德国那边肯定有,而且是世界一流的水准。你这边急吗?”
      “急也不急,半年之内能到位就行。”
      眼下厂房都没有,郭永坤确实不急,但他与欧阳啸有一年半之约,也必须赶在这之前让对方看到自己的实力,否则按照协议,对方有权另觅下家。
      “半年?”陈老爷子笑道:“那没事,时间很充裕嘛。贤侄请放心,我这边安排人打听打听,肯定要不了这么久就会有消息的。”
      “那就谢谢陈老了。”
      “诶~说这话……”
      搞定此事,郭永坤也是心情大好,因为这确实是件麻烦事。
      集体挂靠的工厂,与国营工厂相比,终究存在不小的差距,可以用一个是亲娘养的,一个是后娘样的来形容。
      此事若由他自己去办,将会非常繁琐,首先出国考察的手续就能搞死人,而真到了日苯或德国,人家鸟不鸟他,还是一个大问号。
      客观讲,这年头除非那种全国龙头企业,一般的地方性工厂,涉及到进口设备的问题,走到哪里都是一副求爷爷告奶奶的局面。
      在国内,要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得争取外汇,走出国门,人家老外还会质疑你的资质。
    

147.我可能成了首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