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知今在审时度势之后,顺势一般的请求神秘莫测的苏涟与枚殚二人,帮助自己进行对于凶犯的追捕。
说是帮助,那是好听的说法。难听一些的说,他是拉来了两个几乎不需要报酬的苦力——而且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十分优秀的苦力。
事实上,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大概会觉得这个决定过于轻率了吧。毕竟他,无论是对于枚殚还是苏涟,了解度都是近乎为零。要是这两人之一——甚至于两个都是凶手或凶手的帮凶,那这个举动就会成为一个完完全全的笑话。
但抛开这些担忧,或者说,抛开“一定要抓到凶手”这一点之后,便可以发现,如果原本就将抓到凶手的几率看作是零,那么就没什么问题了。如果原本就不指望能够抓到凶手,那么自然无所谓他们是不是凶手的帮凶了。道理如此:枚殚与苏涟是凶手,那么审知今也打不过他们,那么就应该避免与他们冲突,放任他们的行动,这样一来让他们成为公门的协助者就正好,他又何必去管这凶手想要做什么伤天害理的大事?如果他们两个并不是凶手,而是真的路过的无关人员,那么能够获得两个免费的劳动力则是大赚,没什么不好。
“而且,有了我们两个的插手,如果他的上司真的追究下来,他也有着可以推卸责任的对象。”
枚殚悠然的想。
真是有趣。
抓到最好,抓不到也无所谓,这对于那位捕头来说,是没有坏处的决定。但对于我们来说,抓到了凶手也算不上什么功劳,抓不到反而可能要背黑锅,是没有任何好处的举动。
自己会答应下来,自己明白是很明确的举动,但那位苏涟,又是怎么想的呢?他是没有想到这些,仅仅因为正义之心就答应了,还是说他其实在犹豫的那一会就已经考虑清楚了,但仍然因为自己的正义之心而答应下来了呢?
枚殚很擅长察言观色,这是他在杂学院的时候练就的本领。是自己老大特意培养的方向之一,是他能够肆意妄为的装傻充愣而又不会真的将人际关系推向不可挽回的境地的法宝。所以他一开始就就看得出来,苏涟对于这个凶杀现场十分在意。并不是说和他有什么切身的关联,而是仅因为这种反人性的东西,让他反感不已罢了。
良心未泯,那是属于生长在温室中的人的余裕;
为了正义而非利益而行动,那是属于强者的余裕。
一开始还是怀疑,大概三成的概率。现在枚殚觉得,苏涟是九州七文苑的弟子的概率已经上升到了七成。不过大概不是作为继任者培养的。如果是按照继承人来培养,那他大概不会有心情来伸张正义——也不一定。
枚殚自己就是例外,所以他的考虑不会那么绝对。于普遍情况相悖,自己才是那个异常——他有着这个自觉。
那么接下来是更加实际的考虑。
如果对方是七文苑的人,首先可以从杂学院里面排除。杂学院的学生还没有自己不认识的。那么如果是别人家的孩子,那紧接着就会带来两个问题:
其一,七文苑之间的关系看起来还不错,但也仅仅是看起来。在明面上互相之间都
第12章 12:大脑在颤抖[1/2页]